世界500强仍占5席,房企积极适应新变化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根据8月2日中午公布的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今年入榜的房地产行业分类企业与去年相比未发生变化,仍为5家,全部来自中国。不过房企的排名情况则在今年出现较大变动。

《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以各家企业2022年营收规模为基准,因此房地产分类企业的排名情况,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22年房地产业在受到疫情、经济形势及周期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房企们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分继续留在榜单中的房企仍取得了不错的应对表现。

如今2023年已经过半,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大浪淘沙之下,稳健的房企正逐步适应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并寻找全新赛道拓展自身。

资料图片  南方+ 葛政涵 拍摄

企业未变

从排名上看,5家房企从高到低分别是万科(173)、保利(191)、绿地(205)、碧桂园(206)、龙湖(402)。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企业已经连续多年上榜,其中绿地已经是连续12年入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保利、万科和碧桂园分别在2015、2016和2017年入榜,此后也从未下榜。即便是入围榜单年限最短的龙湖,也已是连续3年在榜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房地产行

没有新军,没有掉队,房企数量保持了稳定。若把以房地产开发为重点业务的招商局(招商蛇口)、中国华润(华润置地)、中国建筑(中海)、厦门建发等算在内,涉房地产业务的企业仍是世界500强榜单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后,部分入榜房企也发文披露了自家成绩,并进行表态。

万科打出了“感恩有你,一路同行”的口号,表示将继续秉承美好的初心,致力打造“好产品”“好服务”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绿地表示,自己在矢志不移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进军。龙湖则表态称,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财务自律,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厚增资金“安全垫”。

不过,今年房企们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变动较大。万科从上年的178名上升至173名,提升5个位次,并且取代绿地,成为房地产行业排位最高的企业。龙湖从412名上升至402名,提升10个位次

其余三家房企的排名或多或少出现降低,其中绿地和碧桂园分别下降80、68个位次,从100+区间下降至200+区间,中国保利从181位降至191位,仍保持在100+区间。

根据榜单数据,房企名次的下降与营收变化大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例如排名上升的万科和龙湖,2022年营收分别为749亿美元和372.49亿美元,同比涨幅分别为6.7%和7.6%。但排名下降幅度较大的绿地与碧桂园,营收规模同比缩水幅度均超过20%。

挑战仍在

《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历来以营收为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规模,但单一数据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企业全部实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吴振球认为,若想全面反映企业实力,应当采用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实力、产品实力、市场实力、管理实力、研发创新实力、服务实力、盈利实力等

如今仍然在榜的5家房企尚属于相对稳健的状态,企业实力也处于强劲地位。(把握地产晴雨表,上“南方+房向标”)

例如万科、龙湖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期间仍取得了营收的正向增长和排名的前进,这足以反映出两家企业依靠健康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一系列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以及稳市场、稳预期、保民生、保交付的措施指引下,5家房企同样有所作为。南方+记者根据企业和机构数据整理发现,碧桂园、万科、绿地及中国保利旗下的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交付套数均在10万套以上,最高的碧桂园达到27.8万套。龙湖实现了6.2万套的交付,同样位居前列。

南方+ 葛政涵 拍摄

不过,也有部分入榜企业在利润、负债、评级等方面遇到些许问题,这背后既源于此前房地产业整体下行承压,销售规模大幅下降,同时也和房企自身的企业运行、财务管控、开发布局等密切相关。

2023年以来,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思路指引下,房地产市场进入恢复周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63092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797亿元。“一季度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此前曾指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企稳态势。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此前曾表示,市场既没有“狂飙”,也没有“倒春寒”,还在温和复苏的轨道上。不过,房企们面临的销售压力和偿债压力尚未完全解除,部分房企仍存在风险,市场挑战仍将长期存在,只有走健康发展的道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赛道拓新

进入下半年,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住建部、发改委、央行等国家部委,再到北上广深等地积极响应,房地产市场迎来密集的政策利好信号,政策“工具箱”即将充分发挥作用。在政策调整风向的指引下,房企迎来抓住新机会,谋求健康向上发展的全新契机。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优质房企在立足稳市场、稳预期、保民生、保交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不断拓新赛道,在广阔的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上寻找机会,在全新的领域探索新机

万科去年在物业、物流、长租公寓、商业等经营服务业务等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郁亮早在今年3月便指出,万科将认准大势,做好自己的事。“行业未来无法再回到对住宅开发过于依赖的阶段。万科将在牢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继续坚持走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道路。”

绿地方面表示,已形成以房地产、基建为主要产业,金融、能源、消费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经营格局,将继续根据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老赛道、开辟新赛道,除房地产、基建外,在金融、能源、消费等领域拓展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新业务

碧桂园在力主保交楼的同时,持续大力投入建筑机器人的自主研发,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大潮,向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转型,如今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资料图片

而龙湖表示,构建的开发、运营、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抵御了周期波动的风险。亦有机构认为,龙湖较早跑通了“开发+持有”模型,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空间运营管理业务,未来有望在稳健财务加持下,地产开发主业平稳发展,多元业务多点开花。

【采写】南方+记者 葛政涵 周中雨 柴亚娟

【统筹】冯善书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