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盛夏,万木葱茏。位于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医疗用具的生产稳步推进;径南镇珍珠红诚意酒城,生产一线如火如荼,游客纷至沓来;石马镇米渡村油茶基地,漫山油茶苍翠欲滴……兴宁市镇村整体发力、全线突围,不断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推进强县兴镇带村,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这也是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题中之义。
兴宁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黄伟金 摄
作为梅州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兴宁市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深入镇村开展新一轮深调研。以实施党建赋能工程为统领,坚定不移实施对接融入湾区、制造业当家、城区提质扩容、乡村振兴、绿美兴宁、民生发展、人才强市、优化营商环境和作风建设“八大行动”,形成“1+8”大行动的思路举措,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大招商”改革行动
出台奖励办法 形成人人招商氛围
1月,兴宁市举行工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动工投产的32个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额80.8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5亿元;
4月,兴宁市人民政府与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兴宁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5月,省药监局与梅州市政府与兴宁市签订《推动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省、市、县三方产业共建机制;
6月,兴宁市人民政府·中国一拖·国机海南现代化农业合作项目启动。首期项目落地叶塘镇11个村,共计13455亩地,并力争三年内规模达到10万亩;
7月,澳门平易农业(合水)供港澳蔬菜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合水镇举行,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用3—5年的时间在合水建设蔬菜基地;
……
兴宁市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兴宁市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抓招商、筑平台、扶企业,县域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素有“小南京”和“无兴不成市”美誉的兴宁,历来是商贸旺地和工业重镇,人才、教育、体育、农业等优势明显。
近年来,兴宁市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政企沟通对接,谋划优质项目建设,共同推动政企发展。
今年上半年,兴宁市共完成新签合同项目17个,其中福兴街道占了3个,在兴宁20个镇(街)中排名前列。
“我们主要采取了筑好平台、搭好氛围、以商招商三大措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提升。”福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黄威灵介绍,福兴街道拥有华丰高新高技术工业园、毅德城等平台,招商引资工作具有先天优势。近年来,通过积极发动镇村干部、以商招商、以企带企等方式,形成“人人支持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以商招商、以企带企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打好‘乡贤牌’,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企业共同落地福兴。”黄威灵说。
福兴街道是兴宁市实施“大招商”改革行动的缩影。为突出“打粮食”项目,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兴宁市转变“招商是职能部门的事”思想,改革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全力发动等方式形成人人招商的氛围。
兴宁市出台了《兴宁市招商引资绩效管理办法》,建立县镇村三级招商引资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招商引资积极性,全面激发全社会招商引资合力。
《兴宁市招商引资绩效管理办法》主要包括管理对象、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实施机构、实施程序和时间、实施细则、奖励标准及结果运用、经费保障等十个部分,根据各镇街招商引资的项目,按其对本级财政贡献量的10%—20%给予引资奖励。通过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大招商、招好商、招大商,营造全员招商浓厚氛围。
“我们不仅把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分解到各镇(街)、各单位,形成全员招商、崇商重企的浓厚氛围,还通过落实‘一把手’招商工程,促进更多项目在兴宁落地。”宁市招商和企业服务中心主任何永添介绍,兴宁市通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切实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洽谈力度,通过举办专题推介会、座谈会等,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推介兴宁。
上半年引进的1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40.7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1个,计划投资31.24亿元,超10亿元工业项目1个,17个项目已全部纳统,试投产项目5个,在建项目12个。
“下半年,我们将重点跟进兴盛玩具、明珠包装、园区储能、小度新能源等18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40.8亿元。”何永添说。
“大项目”纳统行动
20个镇(街)拟培育66家“四上”企业
在今年6月的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排名中,黄陂镇位列“三类镇”第2名,比5月份前进1名。
“6月黄陂镇新增‘四上’企业1家,为兴宁市星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黄陂镇党委书记袁作胜介绍,黄陂镇原有“四上”企业共2家,今年拟培育“四上”企业3家,现已有1家纳统。
在丰进电子有限公司位于黄陂镇的工厂里,生产、检测、包装等各个岗位的工人有序操作着,每天数以10万条电线从这些工人们手里做成成品。
东莞市丰进电子有限公司梅州厂去年被引进黄陂镇,并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该公司旗下拥有科宝隆品牌,专注于监控周边线材DC线、USB线、宝马线、BNC线、汽车保险丝座等,产品涵盖汽车、电源、电气装备用线、信号输送电缆等。
“此前回家乡投资我们有许多顾虑,考虑到这里交通运输不便,生产成本增加。”该公司负责人练超清说,经过核算实际上生产成本比东莞工厂低。“我们用自家土地建成生产大楼,免去了高额租金,兴宁劳动力成本低且稳定。”练超清说,最令他意外的是,兴宁的运输成本其实与珠三角差别不大,“因为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网络销售,而兴宁的物流网络十分发达。”
目前,丰进公司位于黄陂镇的另一栋生产大楼正在建设中。练超清介绍,待基础设施完善后,丰进公司将逐步搬到兴宁,“我们计划逐步扩大规模,争取早日上规纳统。”
此前,黄陂镇由镇相关领导牵头,深入摸排本辖区内的乡贤人士资源、企业名录资源,积极挖掘企业发展潜力,精准建立完善“四上”企业培育库。
兴宁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图为茶果加工现场。钟思婷 摄
“精准摸排为接下来‘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了基础。”袁作胜说,黄陂镇通过镇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有针对性制定“四上”企业培育计划分步实施。
为加快兴宁市星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黄陂镇及时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发改局等职能单位联系,协助企业完善报批、报建手续,力促企业房地产尽快建成并投入预售。为培育兴宁市源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尽快上规,黄陂镇大打乡情牌,鼓励企业壮大总部经济发展规模,争取为黄陂、为兴宁多纳税。
“四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兴宁市一方面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在“保规上、扶规上、育上规”上冲刺发力;另一方面抓牢“四上”企业培育“牛鼻子”,通过积极培育“扶上马”、大力支持“送一程”、依法纳统“作贡献”,确保每个镇(街)每年净增1家以上。
在“四上”企业培育上,兴宁市提出“合、联、扩、引”四字功夫,精准培育、分类指导。
其中,“合”指的是通过专业合作社、企业联盟、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将主导产业中的个体工商户、企业组建为“四上”企业;“联”是指推动企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联动,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互通的完整产业体系,达到上规标准。
“而‘扩’是指鼓励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加大技术改造、做强品牌规模,延长产业链;‘引’则是指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坚持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平台招商,力促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副局长刘伟介绍道。
截至今年6月,兴宁市现有“四上”企业193家,20个镇(街)拟培育66家“四上”企业,尽快实现“四上企业”镇(街)全覆盖。
“大蛋糕”创新行动
确保年底全市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季夏,兴宁市石马镇米渡村的名峰油茶基地里,漫山油茶苍翠欲滴。基地负责人刘名远通过手机平台实时查看油茶树生长状态,手指轻轻一点便实现自动滴灌。
该基地去年新种植油茶300亩,到目前共3800亩种植面积,从2021年起低改1000多亩。“我们是兴宁市第一批油茶低改项目之一,今年进入第三年,产量日益提升。”刘名远说,今年基地预计油茶鲜果采摘达100多万斤。2022年兴宁市油茶籽产量达1万吨,比2021年增加800吨,实现产值达13.8亿元。
兴宁是中国油茶之乡和广东省油茶优势产区,“兴宁茶油”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径南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出了乡村新面貌。受访者供图
目前,兴宁市种植规模1000亩以上的油茶大户共17家,油茶加工企业300多家。这些大户和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联农带农、农超对接、精深加工,在兴宁市油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心骨作用。
位于“油茶之乡·绿色黄陂”的梅州市伟丰生态油茶发展有限公司,基地油茶种植面积超2000亩,带动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种植油茶面积5000多亩,面积占了黄陂镇3.2万亩的五分之一还多。
“我们对村民的鲜茶果收购价约每斤2.5元,虽然市场上的茶油价格有波动,但我们的茶果收购价一直保持稳定。摘果时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增收。”梅州市伟丰生态油茶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壮大集体经济正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兴宁市以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为目标,出台《兴宁市激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创新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全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热情。
《兴宁市激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包含总则、村级集体可分配收益、适用情形、奖励措施、奖励程序、监督管理、附则七部分内容,其中奖励措施根据村级集体可分配收益年度增加和保持情况,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奖、绩效奖和一次性奖。
“兴宁市正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一批集体经济超30万元的经济强村,确保今年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在消薄攻坚行动中,兴宁各镇村在党建引领之下深思考、挖潜力、出妙招,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探索出发展产业、盘活资产、合作开发、整治增效、电商服务等壮大集体经济的多种路径。
高标准建设径南浊水村、新圩大村村产业社区;持续深化1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大坪红色小镇(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大力推行“产业村长”,用好激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打造一批经济大村和经济强村……
兴宁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兴宁肉鸽、丝苗米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扎实推进油茶、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支持一批加工企业全面发展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拓展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延伸
聚焦城乡建设 提升功能品质
夏日晴天里,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兴宁市径南镇新洲村,在整洁的村道上漫步,不时拿出手机与乡村美景拍照留念。在村民房前屋后的果园里,青翠的树叶间一颗颗紫红色的李果按捺不住地探出“头”来,凑一下眼前的热闹。
生态兴则百业兴。兴宁市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百千万工程”实施全过程,深入实施“八大工程”,持续推进增绿、活绿、用绿、护绿,抢抓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机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持续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不久前兴宁市举行了现场捐款活动,市领导同志带头捐款,号召全市党员干部职工、市民、在外乡贤等积极参与活动,大力营造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氛围。
兴宁实施绿美城乡建设工程,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黄伟金 摄
与此同时,兴宁市支持水口、叶塘两镇建设兴宁县城副中心,集中资源力量打造叶塘“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罗浮、罗岗、黄槐、大坪、水口、坭陂6个“百千万工程”示范镇,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
在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方面,兴宁市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城市、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年度计划投资204.05亿元的43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谋划G35济广高速兴宁至寻乌段线位调整(复线)工程;动工建设叶塘安置区三期、省道S226线罗浮(省界)至新陂段改建、省道S228线龙田至径南段升级改造等项目;全力加快高铁干线路网及站前综合广场和配套工程(一期)、新建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向镇覆盖、向村延伸。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钟思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