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壮大产业能级为着力点,持续深化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大力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
▲企业为机械“穿上”“数字化”外衣,推进柔性化生产制造。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优势所在。位于濠江区的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薄膜生产装备制造商和方案解决商,也是我市首家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近年来,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奋力开拓国际市场,依托设计研发、技术工艺等方面拥有的多项核心技术,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汕头工业的实力。
“现在巴基斯坦用于生产Pod热收缩膜的设备几乎都是金明制造的,我们还积极拓展印度、伊朗市场,出口订单一直在增长。”该企业项目部总监陈珏难掩欣喜地告诉记者,金明精机全力领跑国内、争跑国外,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机械设备“穿上”数字化、信息化的“外衣”,助力企业通过整合信息流提升资源的使用、管控效率,推进柔性化生产制造,成为行业内少数有实力提供全系列薄膜装备及智慧工厂集成解决方案的领导企业。“下来我们将围绕延链强链,谋划更多新项目,从产品升级、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争取产能、产值跃上新台阶。”陈珏说。
产业数字化是数实融合的显著特征和主要战场。我市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我市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一是编制印发《汕头市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1+1+5”工作机制;同时还引进并建成华为(汕头)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4家企业入选省服务商资源池,并打造应用行业标杆示范项目40个,标杆示范企业生产排单周期平均缩短30%,设备能耗降低15%,运营成本降低20%。
未来,我市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千兆城市”,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带动集群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普及应用,推动汕头更多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汕头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信息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记者:杨舒佳 摄影:林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