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持续暴雨或超70小时,“杜苏芮”余威为何这么大?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尽管已停编,但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依然持续。 

一场历史级暴雨在登陆点的千里之外展开。从7月29日开始,随着“杜苏芮”残余环流持续北上,华北、黄淮一带的降雨逐渐铺展。河北中南部、北京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局地最大小时雨强超过80毫米,多地突发山洪,甚至出现路面坍塌。

时隔近12年,中央气象台再发暴雨红色预警。这场降水为何威力这么强?该如何应对?

“历史罕见”的极端降雨

北京的雨已经下了超过40个小时。据了解,这轮降雨已超过其今年主汛期首场暴雨,甚至有可能突破历史纪录。

7月31日,北京强降雨持续,发布分区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气象部门统计,7月29日20时至7月31日13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已达176.9毫米。

在最严重的地区,局地降雨量超过300毫米的房山、门头沟,甚至发生了山洪。其中,门头沟强降雨已致2人死亡。

00:12

北京房山、门头沟暴雨,平均降雨量超300毫米,门头沟大量汽车被冲走

过去两天,天津313个站点降水量达到暴雨、115个站点大暴雨、7个站点特大暴雨。而在京津冀地区最大降雨中心河北邢台,临城县梁家庄降雨量已超过900毫米。

7月30日,海河流域子牙河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为今年我国大江大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自30日23时起,河北全省洪水防御应急响应等级由Ⅱ级提升至Ⅰ级。

00:09

子牙河洪水

连续暴雨带来的不仅是水患。据多家媒体报道,京津冀等地多段路面、桥梁出现坍塌,包括北京房山区西石门村某路段、北京京西大悦城外围道路、河北保定刘家台大桥、河北石家庄赞皇县省道S543马嶂线等。

京西大悦城外围道路路面塌陷视频截图。图源:中国日报网

京西大悦城外围道路路面塌陷视频截图。图源:中国日报网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小清河桥因持续降雨坍塌。图源:央广网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小清河桥因持续降雨坍塌。图源:央广网

7月31日上午,房山新泗路部分路面被河水冲断,公路塌陷。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7月31日上午,房山新泗路部分路面被河水冲断,公路塌陷。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大家都在期待,雨早点停。

到底还要下多久?根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预测,“杜苏芮”在华北到黄淮一带的停留时间会增长,导致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以北京为例,间歇性强降水过程将持续至8月2日早上,持续时间可能会超过70个小时。

不过,京津冀的雨停了,这场雨将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下。根据中央气象局消息,明天,华北地区的降雨明显减弱,这次的强降雨过程趋于结束。从8月1日夜间开始至4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的降雨将逐渐发展增强。

“杜苏芮”,会隔山打牛?

极端强降雨并非不请自来。

有人说,这得归功于“杜苏芮”的隔山打牛,功夫不可谓不强。

“本轮北方的强降雨,与台风‘杜苏芮’是有关系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主任王春在表示,台风是在海上形成的,但也能引发距离很远的陆地的降雨,按专业术语来说,为“外围降雨”。

但这种受台风影响的情况,在北京等地来说,并不多见。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玮介绍,据统计,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有12次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经过或接近北京,给北京地区带来比较明显风雨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956年8月1日从浙江登陆的5612号台风“温黛”,给北京带来了较大降水,当时全市20个观测站点平均降水量超过200毫米。

“杜苏芮”的强势北上,也和过往许多台风不一样。有关专家解释,在我国,台风登陆后偏西和西北的路径占大多数,而向北方行进,能抵达河北、北京等华北地区,甚至东北的台风不到10%。

“杜苏芮”千里送暴雨。图源:中国气象局微博

“杜苏芮”千里送暴雨。图源:中国气象局微博

台风向哪里移动,并非“随心所欲”。

本次“杜苏芮”残余环流得以深入我国北方数日,在遥远的华北地区继续制造极端暴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大名鼎鼎的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杜苏芮”登陆后,在副高西侧南风气流的引导下,“杜苏芮”残余环流一路北上,继续播洒降水。随着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副高与西部的另一个高压脊互相连通,形成一个“高压坝”,横亘在“杜苏芮”残余环流的北方。

这就好像一只“拦路虎”。方翀表示,受陆地摩擦影响已经“元气大伤”的“杜苏芮”,无力冲破前方高压的阻拦,只得在华北地区放慢脚步。

同时,“杜苏芮”残余环流及其东北侧副高之间形成一条急流,可以将水汽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华北地区,急流遇到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时被迫抬升,进一步为强降水助力。

除了“杜苏芮”,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7月28日凌晨,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KHANUN)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31日上午,“卡努”由台风级加强为强台风级。预计“卡努”于8月2日夜间进入东海,之后移速明显减慢,8月2日—6日将对华东沿海海面有较大风雨影响。

卡努的环流巨大而松散,有掀动巨量太平洋水汽的能力。图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卡努的环流巨大而松散,有掀动巨量太平洋水汽的能力。图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方翀提到,“卡努”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杜苏芮”残余环流生存的时间。

王春在表示,“卡努”北部的东风气流可以给“杜苏芮”减弱后的低压环流提供水汽,在双台风互旋的作用下,影响“杜苏芮”残余环流的维持和陆地上降水的增幅。但其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7月29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会商调度,强调不仅要关注永定河、拒马河、北运河等河流洪水,更要盯紧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等薄弱环节,加强风险研判和应急准备,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各项责任。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实时动态调整,坚决果断采取“五停”(停工、停运、停业、停课、停止户外活动)等刚性措施,提前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

明年春夏,我国降水会更猛?

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国天气异常复杂,台风、暴雨、强对流轮番登场。

7月以来,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十分热闹。在“杜苏芮”之前,7月17日,“泰利”登陆广东,带来强风暴雨,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3级。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玲提到,通常每年的7月到10月,是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的旺季,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超强台风的比例很高。比如“杜苏芮”,它生成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海洋热容量,包括洋面温度、大气垂直运动和对流的条件都非常好。

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杜苏芮”达到超强台风的强度,与前期高温天气的关联度有多大,“这不是短时间能回答的问题,还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探讨。”张玲说。

不容忽视的是,气候增暖长期趋势叠加厄尔尼诺——今年,势必是气候异常的大年。

加上今年是从2020年—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转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因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十分复杂。王春在提醒,一般这种剧烈的ENSO转变年份(以及后续年份),世界各地的天气气候就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今年的厄尔尼诺可能会发展到超级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当下处于发展期,将在冬季达到最强,到了衰退期,也就是明年春、夏季,会引起我国的强降雨,甚至引发洪水问题。”王春在表示。

从历史资料看,历史上的1972/1973、1982/1983、1997/1998、2015/2016超级厄尔尼诺年,次年的全国暴雨日数都大大增加,尤其次年夏季长江流域容易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异常,从而引发洪涝灾害事件。

“明年,我们有必要加强对长江流域降水的监测和预测,防患于未然。”王春在说。

【撰文】话题研究员 刘长欣 段江含

【策划】张西陆 丁晓然

编辑 朱丹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