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骄阳似火。
在信宜市池洞镇蒲垌村,
村民黎善武、宋福珍老两口
在烈日下辛勤劳作,
他们精心种植的罗汉果,果实累累,
构成了一道乡村产业振兴的美景。
在蒲垌村乾古自然村,山坡上的罗汉果长势喜人,绿叶丛中挂满了鸭蛋大的绿色果实,惹人喜爱。黎善武、宋福珍老两口正在果棚下除草。黎善武老人已年近八旬,宋福珍也近70岁了,可干起活来手脚却十分麻利,动作娴熟。
他们的6个儿女都劝他们不要辛苦了,好好安度晚年,但他们勤劳了一辈子,根本停不下手来。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以来,他们利用旱地、山地种龙须菜、百香果、花生,并实现了增收。去年,老两口了解到,罗汉果种植效益好,市场前景好,于是他们改种上了罗汉果。果棚下还种了五彩椒、花生、蕃薯、南瓜等作物,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信宜市池洞镇蒲垌村村民 宋福珍:两个人几十岁了一直做自己有点经济收入不用靠儿女给,不是他们不给自己有钱不用他们给吃,一直做到老一辈子只要勤恳的去到哪都有得吃,不勤恳的去到哪都没得吃。
目前,市场上罗汉果干果零售价格每个1.5元至2元,生果收购价格每个0.3元至0.8元,市场走俏。在老两口的带动下,该村村民已利用山地、旱地、荒地等发展了50多亩罗汉果,发展前景喜人。
记者从蒲垌村了解到,实施乡村振兴以来,蒲垌村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力求产业多样化,发展特色种植业,拓宽群众増收渠道。
信宜市池洞镇蒲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黄一桂:现在我们蒲垌村的产业有青梅、沙糖桔、香水柠檬、坚果等一系列已经发展到全部铺面种下来,特别是乾古村这两位老人,每天起早摸黑的,非常勤劳,已经引入罗汉果到我们乾古村种,目前种下来的罗汉果有50多亩长势很好,我们年轻人要以这两位老人为榜样,起早摸黑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茂名市广播电视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