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增50%、工业产值增加值增300%,惠来经济缘何突飞猛进?

南方+ 记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盛夏七月,全省各地上半年经济“成绩单”纷纷出炉。就在各县域相互“对分数”、比学赶超的时候,来自惠来上半年经济答卷上的三个数字,可谓一鸣惊人:

50.1%——地区生产总值198.07亿元,比增50.1%!

300.3%——规上工业产值474.33亿元,比增300.3%!

301.3%——规上工业增加值114.8亿元,比增301.3%!

作为参考,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增5.5%、全省5%,揭阳市7.6%。50%这种“爆发型”的加速度,好比惠来在跑步的赛道上“一飞冲天”!如果能保持这个发展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再造一个新惠来”。

不止总量,惠来上半年的经济活力还体现在诸多方面: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9亿元,比增6.7%——惠来社会面消费需求增加了,消费量提升了。

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4.65亿元,比增15.7%,其中,税收收入比增20%,非税收入比增11.6%——税收增加了,政府对惠来经济和民生事业就能作更多投资。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66亿元,9宗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7.4%——惠来各地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踩着节点稳步迈向预定目标。

概括来说,惠来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亮牌评价管理综合排名位列揭阳全市第一,经济增速领跑全省县域!

突飞猛进的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惠来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后进生”能成为今年全省经济“期中考”的“尖子生”,离不开接续不断的内外兼修、聚智蓄力、扬长补短。今年以来,惠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工作要求,锚定3至5年内争创全国经济百强县的目标,聚焦“党建强、服务优、产业旺、城乡美、百姓富”工作思路,奋力打造“强富绿美”惠来样板。

【强党建 优服务 打造“办事不求人”发展环境】

要让经济大树枝繁叶茂,首先就要厚植营商沃土。今年以来,惠来以强党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优服务打造更佳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和企业对发展环境的满意度。

凝心才能聚力,惠来突出以打造“忠诚、团结、奋进”的“向日葵”党建工作品牌为载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惠来县领导班子带头围绕12个专题44个具体课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示范带动全县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制定出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创建全国经济百强县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激励干部务实担当争先创优的工作机制,持续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围绕“来了就是惠来人,办事不求人”的目标,惠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致力打造“成本低、办事快、服务优、竞争力强”的营商环境。惠来落实揭阳市委优化政务服务“三个最”工作要求,开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启动县政务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高质高效抓好“急难愁盼我来办”网上平台留言办理工作,办结率和评价满意率均保持全市前列。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用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三张清单,强化信用评级结果应用,营造良好诚信氛围。推进平安惠来、法治惠来建设,扎实做好维稳安保、禁毒示范创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扫黑除恶斗争等工作,严密防范风险隐患,全县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制造业当家 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既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又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惠来是揭阳市唯一的沿海县,国际航道就在“家门口”,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质的深水港,为惠来发展临海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惠来坚决落实省委“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部署要求,按照“一园多区”的思路规划建设化工新材料工业区和金砂工业区两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好临港产业园产业发展平台,并以商招商,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化工新材料、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牧场、新型储能等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如今,惠来海上风电五大部件全要素全链条已经实现聚集发展,并网发电容量累计突破90万千瓦;惠来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启动建设;粤东地区首个海上风电运维中心和揭阳市首个独立储能电站在惠来落户……今年以来,惠来签约项目87宗,总投资额达366.06亿元;新投产项目28宗,贡献产值10.59亿元、税收6100万元。

一个个竣工投产的大项目,一个个投资落户的新项目,为惠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乡美 百姓富 推动县域全面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要靠重点“大项目”来带动,也要靠广大“小乡镇”的支撑;经济的发展成果不只体现在统计数据上,更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中。

今年以来,惠来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行动,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县域全面均衡发展,着力打造城乡美、百姓富的幸福惠来,让城乡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让争创全国百强县成为惠来全体干群的共同目标,从而积聚更强大的奋进力量。

结合“百千万工程”,惠来重点推动现代农业和滨海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各镇、村迎来“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场面:惠城镇发展商贸服务和红色旅游,隆江镇发展“隆江猪脚”预制菜,前詹镇发展鲍鱼养殖,靖海镇发展滨海文旅等产业……全县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10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7亿元,累计投入4.7亿元,完成项目47个;15个镇4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

惠来全面推进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重点工作,上半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30.58亿元、比增3.3%,粮食播种面积7.9万亩、产量3.01万吨,保质保量完成“两不减”任务。雷岭河水系连通工程实现竣工通水,县城中心城区水厂、赤吟水闸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完成农村村内主干道硬底化建设,今年道路交通领域计划投资20多亿元,综合改造提升县城通“镇区、产业园区、高速公路出入口”三个方向道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

为了让群众能享有“开窗见绿,出门有荫”的人居环境,惠来不断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全县累计投入1.79亿元,社会各界认捐4658.2万元,种植苗木62.66万株,面积1.22万亩,投资1亿多元打造的滨海绿美景观带已被推荐为省级示范点;青坑林场苗圃基地、奇楠沉香等高附加值林药种植初具规模;石碑山片区已经成为网红旅游景点。惠来以“高颜值”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让群众在安居乐业中更有获得感,惠来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医疗“三大重点”,落实稳岗就业优惠政策,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1578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深入实施医疗、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三甲”医院和惠来县第三中学。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织开展惠来置县500周年品牌系列活动,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推进惠来现代化建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下半年,惠来将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和争先创优的劲头,在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的征程中乘风奋起、破浪前进。

【采写】南方+记者 林捷勇

【摄影】林碧鸿 陈其泰 陈憧炜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