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们听说过了吗?
四会市博物馆
上广东省热门博物馆百强啦! ”
“知道啦!
我还听说馆藏的文物超多宝贝呢!”
“那么,谁才是镇馆之宝?”
夜深人静之时,
四会市博物馆的文物
化身小精灵
从展柜里“溜”了出来,
各自炫耀着本领。
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奇妙之夜」
拉开序幕——
NO.1
东周青铜
人首柱形器
“咳咳,我是来自东周的青铜人首柱形器,大家叫我柱哥就好。”
“我在四会高地园东周墓沉睡了多年,直到1974年才被人们发现。“
“别看我灰头土脸的,考古专家说,我是广东目前出土的人首柱形器中,体型最大的一件。”
“至于我的用途,至今还没有定论。”
NO.2
东汉素胎三孔陶灶
“大家好呀,我是在四会白沙汉墓出土的东汉素胎三孔陶灶。”
“你可能会问,一个仿实物缩小版的陶质炉灶,有什么用?”
“我那个时代的人们,有着‘视死如生’的传统,即生者死后,要用陶制的日常生活用品。”
“因此,在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中,陶灶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NO.3
唐生肖砖雕
“快来看看我们!考古专家说,生肖砖雕作为随葬品,实属罕见!”
“2006年,我们在四会南田水库唐代砖室墓出土。”
“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说起生肖,第一反应就是十二生肖,但我们只有十个,到底是为什么呢?暂时不得而知。”
NO.4
黄釉四耳瓷罐
“我和生肖砖雕出土于同一个墓,也是随葬品之一。”
“看我胖乎乎的身姿,边上还有四只小耳朵,方便人们盛了东西后拿起来。”
“对了,忘了介绍,我的名字叫黄釉四耳瓷罐。”
NO.5
明“太平都砖”城砖
“如你们所见,我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砖。”
“但我的身世却不普通,我来自明代四会北门的城墙砖。”
“据记载,四会在明初始修城墙时,有城门四个,现在城门已毁,我被送至四会市博物馆安家了。”
NO.6
清“道光二十九年”
砖盒坟契
“乍一看,我像一本书,其实不然,我是一个为死者买地的坟契。”
“大家好,我是清‘道光二十九年’砖盒坟契,出土于四会野狸岗。”
“坟契,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一种丧葬习俗。”
“我身上仍可见刻有的文字,共11行。”
NO.7
清光绪二十二年
《四会县志》线装本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清光绪二十二年《四会县志》线装本,总12册,现存8册。”
“我的身上满载着四会的历史记忆。”
“作为广东四会县地方志,我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想知道清代四会县的发展?问我就对了!”
NO.8
清如意纹双狮耳三足铜香炉
“古往今来,烧香祈求学业进步的学生和家长都络绎不绝。”
“大家好,我是清如意纹双狮耳三足铜香炉,出土于四会学宫。”
“看我圆滚滚的身体,当时可是装满了人们烧香祈福时落下的香灰。”
NO.9
贞仙祠瓦当
“别看我小小身躯,我曾承载了千年的风雨。”
“大家好呀,我是清朝时贞仙祠的遗址旧物——瓦当。”
“瓦当是什么?懂的朋友举手!”
“没错,瓦当就是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
“刻画在我身上的图案,寄予了当时人们的美好祝愿。”
NO.10
民国有铭人力消防车
“大家好,我是人称‘灭火小能手’的民国有铭人力消防车。”
“人们在两侧一上一下抽水加压,水受气压作用便能从水枪内喷射出来。”
“虽然是人力驱动,但在当时来说,我的射程达到10米,已经很了不起了!”
问题来了,
谁才是你心中的“镇馆之宝”?
其实,馆内还藏有很多珍宝,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
快来四会市博物馆一睹为快吧!
四
会
市
博
物
馆
四会市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现有藏品近5000件,25大类藏品,藏品类别齐全,从史前到现代,年代延续性强,时间跨度大,充分显示四会历史脉络以及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
目前,馆内有常设展览《四方来会——四会历史文化陈列》《革命一生 光荣一生——彭泽民生平陈列展览》等以及各类主题的流动展览,让你充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四会市博物馆
还有更多精彩等你来探索!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四会发布编辑部
部分资料来源丨四会市博物馆
摄影 | 何洪锋
海报制作 | 李 想(实习)
编辑丨陈梦瑶
责编丨卢 静
主编丨黄乃焱
执行总编丨黄小龙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会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