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风险隐患3218处,汕尾多措并举迎战“杜苏芮”

南方+ 记者

00:29

28日9时55分,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泉州登陆。汕尾于28日10时30分将防风Ⅲ级应急响应转为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回顾这几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汕尾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行动,快速部署落实各项防御台风措施。

7月25日,汕尾召开八届市政府第五十四次常务会议,部署研究防御台风工作,认真研判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形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汕尾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组成7个工作组,到各地督导防台风“六个百分百”措施落实情况。各地各单位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台风“杜苏芮”各项工作。

此前,为应对台风可能会对汕尾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根据《汕尾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经会商研判,汕尾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于7月25日17时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Ⅲ级应急响应。

目前,汕尾全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陆河、海丰、陆丰高温橙色,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汕尾对树木进行加固。

汕尾对树木进行加固。

作为一座滨海旅游城市,为保证游客生命财产安全,7月26日,汕尾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汕尾市保利金町湾、红海湾旅游区、凤山祖庙旅游区等多个景区暂时关闭,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通过“移动短信、微信平台、酒店提醒、村居喇叭”等多渠道发布防台提醒,引导游客调整行程,对201名已入住游客落实“街村干部+网格员+酒店负责人”做好点对点安全服务。

陆丰市金厢银滩、上海外滩、海纳金滩、碣石浅澳等滨海旅游景区也已关闭,对难以关闭的开放场所,责成负责人或属地安排人员强化巡逻。

同时,陆丰启动防风Ⅲ级应急响应,提醒广大市民提前做好各项防御措施。例如回港船舶需防止走锚、搁浅和碰撞,滨海旅游水上项目及时关停,要加固建(构)筑物、门窗、广告牌、树木等,也要防御城乡积涝、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截至7月25日上午8时,陆丰3568艘渔船(其中国库渔船1603艘,乡镇涉渔船舶1965艘)已全部回港避风,一个海上作业平台33名作业人员、22艘渔排涉及44名渔排人员已全部撤离上岸。

在汕尾海丰县,当地也已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全县59支防汛抢险救援队、共计3967人全部在岗待命。同时,该县已开放327个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42万人,其他抢险设备和生活物资也已准备到位。

汕尾对树木进行加固。

汕尾对树木进行加固。

27日,在汕尾文明路上,工作人员正拆卸一块指示牌,并加固沿途树木。

目前,汕尾对所有路内泊位、路外停车场设施设备、标志标牌、监控摄像头、停车诱导屏等构筑物进行临时拆卸,对无法拆卸的进行加固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强风暴雨引发的设备掉落、被吹跑造成的人车损伤事件。

同日,记者走进汕尾火车站,发行购票处已无人购票,候车旅客寥寥无几,LED显示屏上显示多趟列车停运,售票处与进站口等地还张贴了今日列车停运名单。

名单上显示,G6328、G6331、D7152、D7155、D7424等列车运行至广州南终止,同时广州南—汕头间停运。少量开往深圳的列车仍在运行,以方便市民游客的出行。肖先生家在深圳,这几日在汕尾工作,为回家照看家人,台风登陆前,他赶上了27日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记者从汕尾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汕尾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牵头抓总作用,密集组织会商研判,通过“一键通”先后13次对各级三防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并派出六个督导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督导工作。

渔船已回港避风。

渔船已回港避风。

截至28日8时,汕尾全市待命到位抢险救援队伍789支14902人,其中干群及社会力量13486人,武装公安消防1416人;投入风险隐患排查39421人次,已排查风险隐患3218处。

目前,高危区域已组织转移1498人,危房及户外施工人员已组织转移12267人。

接下来,汕尾将继续毫不松懈地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紧盯中小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易涝点、山洪灾害易发区、旅游景区、水利工程、在建工程、削坡建房、危旧房等重点部位,加强巡查管控,落实防御措施,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汪旭莹

【视频】贺威鑫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冯志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