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名片
燕罗街道塘下涌社区位于107国道(宝安段)北端,西接东莞长安镇,东连燕罗街道罗田、燕川社区,社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8万人。
社区工业用地占地195万平方米,共有4个社区股份合作公司,6个产业园区,762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0余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7家,包括三诺电子、良颖电子等企业。
塘下涌社区党委成立于2012年10月,下辖16个党支部。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调动居民群众、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社区工作法。
燕罗街道塘下涌社区坐落在茅洲河北岸。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原本居住在东莞的黄氏先祖迁至茅洲河畔的塘下涌开基立村。塘下涌社区西北、东南分别有东宝河和茅洲河流入,另有多条小溪流汇聚低处,周边有四口水塘。由于多河涌多水塘的地理位置,故社区得名塘下涌。
107国道(宝安段)以东、茅洲河北岸,便是燕罗街道塘下涌社区。每日川流不息的车流像满载氧气的红细胞,不断为社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茅洲河从“黑臭河”到“生态河”的历史性转变,为社区注入“生态绿”的元素,同时撬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上,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摘得本地组桂冠,“龙舟精神”正激发社区居民在湾区芯城“一脊一核两翼”的产业布局中,奋力打造智能终端先进制造集聚区。
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在茅洲河上进行龙舟训练。
坐落于茅洲河畔的历史古村
说起塘下涌社区的历史记忆,不得不提起田心围(角楼)、石狮公以及勉耕黄公祠,它们在2012年5月23日同一天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加以保护。
早在1380年,居住在东莞的黄氏先祖因各种缘由迁至茅洲河畔的塘下涌,或是为了便于耕作,又或是为了抵抗山匪,村民将居住的房屋建于农田的中间,故称为田心围,这也是塘下涌社区还保存着的一处比较完善的清代建筑。在围门的边上,便是田心围的最高建筑,高5.2米的角楼。
在田心围,社区长者们谈论最多的便是有着几分神秘色彩,静静守护着这里的一对石狮公。据史料记载,石狮公是明朝初年选用玄武岩雕琢而成的,大狮子为镇村狮子,小狮子原为百姓家中使用之物。据说石狮也有“文”“武”之分,文狮放在民宅门口,期望后代能读书成龙,而武狮则放在村口,有护卫村民的作用,因此这里的居民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与石狮公有关的神奇传说也一直被后人传颂着。
清朝年间,黄氏后人修建了勉耕黄公祠,宗祠内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在特殊时期也是族人耕读的场所,清朝时期这里便走出了多位进士。勉耕黄公祠两侧题藏头对联“勉贻垂世泽,耕读振家声”,足见塘下涌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又寄托了其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现如今,勉耕黄公祠已是社区老人的活动聚集地。
硬实力打造智能终端集聚区
沿107国道一路北行,行驶至其与茅洲河交会处,东侧便是燕罗街道塘下涌社区。
位于这里的塘下涌立交是由国道进出深圳的必经之处,它的“颜值”代表了外地访客对深圳的第一印象。前几年经综合改造提升,15万平方米区域天蓝地绿,由绿树花草组成的绿化景观带一片生机勃勃,层次感极强,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作为燕罗片区的主干道,广田路横穿塘下涌社区,直通龙大高速,打通了社区的交通命脉。凭借着便捷的交通优势,195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上建有6个产业园区,762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0余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7家,其中不乏三诺电子、良颖电子等龙头企业。
这里汇聚了包括三诺、卓翼、良颖等规上企业在内的762家企业。
上周五,一场公益招聘活动在塘下涌文化广场举行,雨博士等众多企业在此广纳人才,架起招聘单位与求职者沟通的桥梁,这是社区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开始,塘下涌社区党员干部便化身“企业管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落实惠企政策,形成即收即分即办即反馈的闭环,将“服务企业是天职”的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
近年来,燕罗湾区芯城被赋予全市第二十个重点片区和二十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宝安区四大先进制造业片区之首的历史使命,塘下涌社区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脊一核两翼”的产业布局中,塘下涌社区将打造成为智能终端先进制造集聚区,聚焦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特色终端产品,一座国际一流的智能终端无人工厂示范基地正呼之欲出。
“龙舟精神”赋能社区发展
2020年10月13日晚,塘下涌社区再次成为焦点。坐落于此的宝安中医院(集团)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2019年7月1日,宝安中医院(集团)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业,次年,该健康服务中心在原基础上完成改造升级,成为全市首家拥有100张床位的社区医院、全市首家中医医养融合医院,社区居民先一步享受到“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民生福祉。
宜居才能宜业。七月的茅洲河岸绿树环绕,红花相伴,碧水绕城抱,生态魅力尽显。茅洲河的“重生”,不仅改变了人居环境,也令塘下涌社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现在茅洲河就是我们社区的后花园,包括我自己也常来这里走走逛逛,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塘下涌。”塘下涌社区党委书记黄少球介绍,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上,以“90后”队员为主力的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摘得本地组第一名。“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这群小伙儿正将这股劲带入工作中、传递给身边人,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和活力。”
来源:宝安日报 记者 徐迅 通讯员 黄雪仪/文 记者 宋璐 李楚玲/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