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内普遍规定不准进食,广州地铁车厢能喝水吗?记者实地走访……

番禺融媒
+订阅

近日,南京一乘客在地铁上喝饮料被开“罚单”一事,引发热议。7月25日南京地铁发布情况说明,回应称确实不允许在地铁车厢内饮食,并强调是“告知单”,并非“罚单”。地铁作为城市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其规则要求容易引起市民关注。对于广州地铁车厢内是否能饮食,记者实地走访了广州市部分地铁站。

炎炎夏日,高温天气,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携带瓶装水进站乘车,但进站时需配合安保人员证明为饮用水。在车厢内,明确贴有标识“请勿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地铁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在地铁车厢内,乘客禁止饮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人性化与服务的角度看,如果乘客只是喝口水,一般不会制止,但如果是在车厢内进食,可能会有工作人员前来提醒。

车厢内贴有标识“请勿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记者在番禺广场站和市桥地铁站发现,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并未看到有乘客进食。在地铁站内偶有乘客喝水,未受到阻拦。有乘客表示“在列车上喝水没关系,我平时也会在列车上喝水,只要没洒出来,不影响其他乘客就好。”“我带着小孩,他们有需要喝水的时候。”对于在地铁上喝水,多数市民认为可以理解。对于地铁搭乘不文明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大部分接受采访的乘客认为“外放音乐和短视频”“饮用未密封饮品”“列车内进食”等行为影响较大。

广州地铁某车厢内,乘客携带瓶装水

乘客饮用瓶装水未受阻拦

在2019年修订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三条第七点,“禁止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此规定将原规定“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做了修改。据了解,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对此曾解释称,考虑到由于地铁车厢相对密封、人流量较大、空气流通性较差等环境情况,食物气味容易放大,食物残渣也容易掉,在列车内进食易对其他乘客造成困扰,且不同乘客对于刺激性气味食物的主观认定不同,实际发生时易造成乘客纠纷。同时考虑到部分乘客(如低血糖患者、肠胃病患者、婴幼儿等特殊乘客需要通过进食缓解不适)有实际进食需求,因此将原规定修改为“禁止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若乘客因赶时间、肚子饿等原因确有进食需要,可选择在列车外,在尽量不影响他人的环境下进食。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规定

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总是要符合实践需要,地铁是城市重要公共交通工具,相关乘车规则往往需要在公共安全、乘客方便和社会文明间取得平衡,否则容易引发争议。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谢琳茵 实习生 黄卉儿 梁倚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