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沉浸式”检察听证开到红树林湿地旁

广东检察
+订阅

碧水连天,海风轻拂

绿树摇曳,鸟鸣阵阵

狮子洋畔

淡水和海水交汇

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

湿地上生长的红树林

被誉为“固碳能手”“海岸卫士”

“鱼虾粮仓”“候鸟天堂”

番禺区石楼镇、化龙镇、新造镇、石碁镇、沙湾街、小谷围街等多个镇街均分布有红树林,其中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于2023年被认定为广州市重要湿地(第一批)。2023年3月印发的《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出要以海鸥岛等湿地为重点,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在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入海河口三大生态系统共存。夕阳西下,白鹭成群,斜阳、晚霞、碧水、白鹭、红树林,构成了一道美丽灵动的风景线。

2023年4月至7月期间,番禺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对全区红树林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摸查。检察官经多次现场调查发现,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珠江后航道(化龙段)、珠江后航道(新造段)等处的红树林长期存在大量固体废物,这道独特的风景线“颜值”受损的同时,其生态功能持续遭受破坏。

对此,检察官根据调查情况,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及时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对红树林的管理、保护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红树林固体废物污染。红树林的保护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既涉及林业主管部门,也涉及固体废物清理责任部门,还涉及属地基层政府。检察官决定召开听证会,通过汇集多个行政机关的协同发力,确保整改工作“管长远”“利长远”。

7月27日,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公益受损情况,研判最优整改方案,一场别开生面的检察现场听证在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召开,人民监督员应邀进行监督。

为了解决检察建议落实中的专业性问题,提升红树林保护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检察机关充分借助“外脑”力量,精准选任2名红树林保护专家担任听证员,并邀请听证员提前审阅案件材料,充分了解案件情况。

固体废物从何而来?

为何固体废物长期未得到清理?

多个行政机关如何开展协同治理?

如何建立红树林保护长效机制?

……

听证会围绕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案件情况,出示调查取得的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行政机关代表分别发表意见,说明履职情况、存在困难及解决措施。

听证员在对受损红树林实地查看的基础上,向行政机关代表进行提问,并结合专业知识,为红树林保护送上“定制化”解决方案。相关行政机关表示将积极主动作为,形成保护合力,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和报告破坏红树林的行为,同时加强红树林、海洋环境保护科普宣教,争取基层群众的支持配合,共同守护好大自然赠予的宝贵财富。

下一步,番禺区检察院将持续跟进监督,以多方参与、共享共治的“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为引导,助推健全保护红树林的长效机制,参与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来源:番禺检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