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夺佳绩 接续奋斗谱新篇!五华上半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势昂扬

梅州发布
2023-07-27 19:34
+订阅

美丽五华县城一景。

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预计实现较快增长;获评广东省“戏剧之乡”“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获评2022年全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县、为全市唯一……翻开上半年五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数据和荣誉令人眼前一亮,倍感振奋。

快干向前

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盛夏七月的五华,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谱写着踔厉奋发、接续奋斗的发展故事。

来到位于郭田镇的百岁山(梅州)饮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未进基地,就见路边停靠着20多辆大货车,正有序等待进厂装货;走进基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车间内,大规模生产线高速运转,吹瓶、灌装、贴标一气呵成,不同规格的矿泉水瞬间成型装箱;与基地相隔仅几百米远的高速公路上,装满百岁山矿泉水的大货车呼啸而过,“五华造”迅速发往各地。

百岁山(梅州)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当下正值夏季水饮销售旺季,每天的出货量有50多车,主要运往上海、福建、粤东、梅州等地。”百岁山(梅州)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金龙介绍说,公司目前现有两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转,每天生产矿泉水约12万箱。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生产总值接近9000万元,税收达580多万元,效益日益显现。接下来,公司将加快安装、布置第3条生产线,加快助力五华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百岁山(梅州)饮料有限公司2020年5月9日签约落户五华,仅用3年时间,便跑出了建设、投产、产出高效益的跨越式快跑,是企业、五华干部职工快干向前、拼搏努力的成果,更是五华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的缩影和例证。

五华各大企业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上半年,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河东工业园建成投产,预计亩均年产值超300万元;梅蓄项目一期产值、税收等不断累积,体量相当可观,梅蓄二期、高铁经济产业园、智能机械产业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等大幅增长,获评2022年全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县;新增市场主体6786户,累计达到7.9万户,数量居全市第一……如今的五华,随处可以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势头。

除实体经济发展势头正劲外,今年以来,五华的党建引领也更坚定有力:“百千万工程”扎实起步、绿美五华生态底色更足、文旅体事业蓬勃发展、重点民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不断积厚成势。

攻坚克难

敢于先行先试破难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五华也时刻清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概括来看,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支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民生短板亟须补齐、干部作风建设仍需加强等。综合来看,改革破题的压力依然很大。

跨越重峦叠嶂,向来没有简单统一的答案,唯有探索迈步“摸”出来的路径与方法。今年以来,五华大胆探索、勇于破题,陆续在推行“产业村长”、实行镇域经济考核、创建“无信访村(社区)”、开展“免费五华”等方面立足实际先行先试,逐渐摸索总结了诸多破解发展、治理难题的方式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华广大乡村生机勃勃,产业发展红火。

今年4月,五华针对村级产业薄弱,村“两委”发展产业的力量较为单薄问题,在全市率先推行“产业村长”工作政策,聘请首批21名县级“产业村长”,促进各村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弥补不足。此次选聘的“产业村长”,其发展的产业年产值应达到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联农带户20户以上。随后,五华各镇陆续推开镇级“产业村长”选聘工作,一批有实力、有情怀的致富带头人纷纷行动起来,有力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今年5月中旬,五华在全市率先开展镇域经济考核工作,积极创新、探索建立镇域经济考核机制,把党建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引导全县镇村特色发展、竞相发展。据介绍,五华镇域经济考核设立农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主体增量、招商引资等10大类19小项考核指标,按照对GDP增长的影响程度赋予相应分值,并明确10个牵头考核单位。

“以实绩论英雄,我们突出结果运用,强化正反双向激励。”五华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用相挂钩,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鼓舞、得实惠、有平台,让不想干、不会干、干不成的“躺平式”干部挨批评、受惩戒、挪位子,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在“无信访村(社区)”创建、“免费五华”等方面,五华也积极大胆探索,推动各项难题破解。

擘画蓝图

接续奋斗干出新业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望发展之路,五华深刻认识到: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说出来的辉煌;只有一步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五华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上,五华审时度势、对标对表擘画了新一轮发展蓝图,开启了“全力在推进五华现代化建设中干出新业绩”的新征程。

五华提出,接下来将集中资源力量、攻坚克难、实干担当,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体经济发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美五华生态建设、文化强县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法治五华平安五华建设等“九大方面”争先进位,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全力在推进五华现代化建设中干出新业绩。

作为梅州苏区融湾最“前哨”。五华将认真对标《梅州方案》,形成五华“1+N”落实方案,重点实施产业引领、基础支撑、改革赋能、开放合作、民生改善、政策保障“六大工程”,推动事项清单和项目清单落地见效;用好“苏区+湾区”叠加政策,千方百计导入大湾区科技、产业、平台、市场、人才等要素资源;积极完善路网等交通建设,更加主动融入大湾区“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以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牵引五华发展能级跃升。

实体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立身之本。近年来,五华牢固树立“产业兴县、制造强县”理念,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实体经济活力和成色越来越足。“我们将继续通过狠抓产业、狠抓平台、狠抓项目、狠抓环境建设等四个‘狠抓’,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五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面对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五华将动员全县上下感恩奋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举全县之力支持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推动五华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来源:梅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