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多少人在寻找清凉的自驾之路上?
近日,289号车库迎来一批马力十足的新车,岭南“特调”、轻越野、实用皮卡等细分赛道选择多多,除了躁动的引擎,汽车圈还开展起了安全接力赛,自主品牌“黑科技”轮番上阵。
新亚洲龙2.0L臻选版上市
7月25日,一汽丰田新亚洲龙2.0L臻选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20.98万元。同时,带有岭南地域特色专属标识的亚洲龙岭南版同步登场。
在动力方面,作为进军主流2.0L黄金动力区间的臻选版搭载丰田TNGA 2.0L Dynamic Force Engine发动机,可迸发130kW最大功率,207N·m最大扭矩,让用户起步更快,同时,臻选版百公里油耗低至6.11L,可有效降低用户出行成本,实现了“高能低耗”。
依托TNGA-K高端平台赋能,亚洲龙臻选版具有低重心特性,能为用户带来敏捷且精准的驾控体验。臻选版还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驾乘感受,配备了前排电动座椅、副驾驶席后排电动座椅、后排座椅支持6:4电动可倒等功能,是专属用户与家人的享受空间。
@点评
新亚洲龙2.0L臻选版性价比不断飙升,持续从用户需求出发,独具特色的亚洲龙岭南版也体现对于岭南用户的重视。
长安览拓者·探索版售价16.99万元起
日前,长安览拓者·探索版正式上市,指导价为16.99万元-17.59万元。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正式公布了“长安皮卡价值宣言”,旨在致力于与用户共享、共创、共建向往的皮卡生活。
长安览拓者·探索版全系搭载长安蓝鲸2.0T高压直喷发动机,峰值扭矩390Nm,额定功率171kW,并实现19项技术进化,动力感、操控感、静谧性更优于柴油机,搭配采埃孚8AT变速箱,零百加速可在10s内完成。
而底盘由长安底特律研发中心与PSA联合开发,采用双叉臂前独立悬架+五连杆整体桥后悬架结构。同时,长安览拓者·探索版首开先河,中尺寸皮卡全球首配双段开启多功能尾门,可以轻松实现3种展开状态,拥有经济/舒适/运动/雪地/越野五种驾驶模式,可进行2.5吨超强拖拽能力。全车还搭载了4个分辨率为1280/960高清广角摄像头,1000万像素,集成 360°高清全景影像+180°皮卡透视底盘和行车记录仪功能。
@点评
皮卡文化正在兴起,市场也在逐步扩大,长安览拓者·探索版的上市,可丰富市场选择,满足用户多元化场景使用需求。
2024款哈弗大狗上市
7月25日,正式上市的2024款哈弗大狗全面进阶,将轻越野属性加满。
动力方面,2024款哈弗大狗搭载了全新一代2.0T高功率发动机,并配备了9DCT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可以爆发出175kW的最大功率和385N·m的最大扭矩。
360度全景影像系统和4颗广角摄像头,能够实时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影像,减小盲区,帮助驾驶者更好地掌握周围的情况。透明底盘技术通过摄像头消除了视野盲区,使驾驶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车底的路况。
智能电控四驱系统以及中央限滑差速器+后桥电控机械牙嵌式差速锁,能够实现动态扭矩分配,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升级的8种驾驶模式,确保在各种路况下的高效通过性和轻松驾驭性。可选装的HWA高速驾驶辅助、三种泊车方案进一步增加便利性。
@点评
新款哈弗大狗通过技术赋能和配置升级在细分市场加强了个性风格和驾控特点,增强哈弗狗品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银河L7安全实验“三连击”
7月24日,吉利汽车在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对吉利银河L7进行全面拆解。
吉利的e-CMA架构在秉承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基础上,更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并针对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全域智能安全等方面进行专属的系统性升级。基于e-CMA架构打造,吉利银河L7采用三叶草卸力结构,行业独有的“两主一辅”三条传递结构路径,提升车内驾乘者安全。吉利的专利设计四纵四横底板结构,通过行业首创双层钢板框架结构,让电池与车身融合成“侧碰柱四条传力路径”,配合CBS胶块填充,提升整体设计结构强度,在电池周围形成全方位超刚强度防护。
底盘的全框式前副车架、电池防撞横梁、电池底部防护涂层、燃油管线布局、后副车架安装结构、环抱式ODP(充电管理系统)防护结构等,可以高效抗击障碍物的冲击能量,杜绝碰撞过程中的燃油泄漏,提高安全性。
“大拆解”直面架构安全的同时,吉利银河L7还具备强大的三电安全。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基于电池融合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同时,吉利银河L7采用了全球首款3挡变频电驱DHT Pro,更安全放心。
@点评
吉利银河L7已经取得了首月销量近万的好成绩,或将成为20万元电混区间的“黑马”,这与它切入消费者痛点,牢牢握住安全标签的策略密不可分。
海豹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
近日,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成功完成了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对底部安装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考验难度极大。
本次双面侧柱碰挑战中,海豹CTB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这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
同时,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这一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台新车后,车辆可以正常启动、安全行驶。
在CTB优秀的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
相比传统车身结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的车身纵梁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结合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的优势,优化了传力路径,因此安全表现突出。
@点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安全的关注只多不少,以比亚迪CTB技术为代表,自主品牌正在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作出回答。
南方+记者 魏泓泉 拱千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