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化文博事业再传捷报!经过区博物馆的努力,一张珍贵的本土最“长”族谱——邓氏族谱,成为了该馆的最新藏品。
据了解,这张珍贵的族谱长卷由现年80岁的太平镇邓村人邓巨新,前后花两年时间,手写完成。该族谱为传统的树形结构族谱,长6.12米、宽1.09米,材料为纸质,是目前从化本土最“长”族谱。
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张族谱收藏品来之不易,是由从化民间文史爱好者朱浩彬先生牵线介绍、区博物馆多次走进邓村,登门说服邓巨新老人捐献而来。这张族谱不仅直观反映了太平镇邓村邓氏近千年的家族历史变迁,更充分揭秘了从化流溪大地近千年的人文历史,它至少有三大值得区博物馆收藏的理由和看点,具有较高的文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看点一:浓缩邓村历史
通过这张邓氏族谱,可以一纸看尽这个从化著名古村近九百年的人文历史。族谱长卷上记载的人物自南宋至今,上下29个世代、姓名达700多个,其中不仅有邓村一世祖邓平(字德远,1137-1208年)等历代祖先,还有中共从化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邓澄心同志(1907-1945年)。同时,该族谱还有多处细节充分印证了邓村是历史悠久的侨乡。这张族谱不仅是太平镇邓村村民自豪的底气,更是海内外邓氏族人寻根的“利器”。
看点二:印证从化县志
通过这张邓氏族谱,可以充分印证清朝雍正八年(1730)版本的《从化县志》。例如,族谱长卷上记载的邓玘(1447-1512年)、邓成(1451-1533年)、邓良佐(1548-1600年)、邓光缙(1592-1643年),正是载入了从化县志、却未在县志中记载生卒年份的建县首位贡生邓玘、负责建造从化县城的邓成、沔阳知州邓良佐、建昌县丞邓光缙。作为从化县志的有益补充,这张族谱不仅为邓村后人研究本村历史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专家学者研究从化历史提供了绝佳证物。
看点三:揭秘流溪故事
这张邓氏族谱不仅与从化凤院欧阳氏族谱、麻村李氏族谱、圆村刘氏族谱互相印证,还能破解元朝从化民间故事——“凤院外公入祀麻村外孙祠堂”的未解之谜。该故事为从化史上有名的“因孝积福”的民间真实故事,分别记载于凤院族谱和麻村族谱之中。故事人物包括凤院五世祖之一欧阳元孙(号千禄,1261—1307年);邓村五世祖邓起鹏(1265年—?)、六世祖之一邓伯祥(1291—1355年);麻村七世祖李若金(1269—1343年)、八世祖之一李仁卿等。
目前区博物馆正在对这份族谱作进一步的专业技术处理和进一步研究,争取早日将它展出与广大市民朋友见面,彰显其历史人文价值,为讲好从化故事,展现从化底蕴。未来,区博物馆将继续努力挖掘从化民间好物,不断增加馆藏优秀文物和藏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从化文博资源,全力开创从化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字:黄颖瑶 通讯员朱浩彬 陆小阳 麦泳琪
图片:邝健华
编辑:黄丽敏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