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产权交所联合武夷山市政府打造中国大红袍(国际)茶文化交易平台

南方+ 记者

近日,中国大红袍(国际)茶文化交易平台项目交流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武夷山市政府举行。武夷山市政府联合深圳文化产权交所打造中国大红袍(国际)茶文化交易平台签约,签约仪式上双方代表进行现场签约。

武夷山市人民

武夷山市人民

据了解中国大红袍(国际)茶文化交易平台是由武夷山市政府与深圳文交所联合打造,集茶品类的溯源、交易、结算、交割为一体的线上线下的综合交易平台,为生产商、销售商、购买商和投资商等各方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交易、支付、物流、行情、咨询等综合性服务,通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商品的订单、竞买、竞卖、 招标、估值、拍卖、撮合、挂牌等多种交易,进一步推动武夷茶类商品交易市场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助力武夷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前几日,深圳文交所调研组实地调研现场考察。武夷山市招商服务中心印超主任陪同调研组首站前往大红袍母树所在地实地考察,了解大红袍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印超主任介绍到:“大红袍母树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在武夷山的峭壁上,至今伫立着6株大红袍母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自2006年,这六株大红袍母树停止采摘,并进行养护,十分珍贵。”

燕子窠生态茶园  南方+ 鲁力 拍摄

燕子窠生态茶园  南方+ 鲁力 拍摄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了解武夷山文化与茶叶生态。目前,燕子窠已建成集“观、赏、学、品”为一体的茶文化产业园与旅游生态景区。武夷山是文化与自然的“双世遗”,除了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调研组指出要结合当地历史与茶文化的特色,就如何用好中国大红袍(国际)茶文化交易平台,打造“茶文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为调研的重点。要利用当地特色优质资源将茶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打造城市文旅IP,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借助茶文化特色推动经济效益。

朱熹园  南方+ 鲁力 拍摄

朱熹园  南方+ 鲁力 拍摄

燕子窠生态茶园  南方+ 鲁力 拍摄

燕子窠生态茶园  南方+ 鲁力 拍摄

期间,调研组走访了数家知名茶企。听取了企业经营、茶叶加工、品牌运营、基地建设、发展目标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茶文化,并就如何通过深圳文交所国家级交易平台的资质,为茶文化赋予金融属性做了深入交流。

武夷山茶园的大红袍母树  南方+ 鲁力 拍摄

武夷山茶园的大红袍母树  南方+ 鲁力 拍摄

目前,武夷山市已将大红袍茶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进行开发,深圳文交所将联合武夷山市政府大力发展大红袍茶业经济,开展“大红袍”茶品牌建设,“以点带面”扩大知名度。并建立大红袍茶质量标准体系和价格标准体系,通过平台交易流转,实现茶文化的金融属性循环开发,促进当地税收增长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鲁力

通讯员:张晓红

编辑 徐怀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