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鬼探头”
车主们肯定不陌生
当你开着车在路上行驶时
突然从视线盲区蹿出来人或车辆
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
这突如其来的“相遇”
让“老司机们”也防不胜防
其实,这种现象
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
来看看近期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
近日,司前圩镇路段
一条车流密集的道路上
郑某驾驶一辆电动自行车
“鬼探头”式从车流中穿过
被小轿车撞倒受伤
当日18时34分许,郑某驾驶江门1636**号电动自行车从新河东路往司前中心市场方向行驶,黎某驾驶粤JD33***号小型新能源汽车从240国道往司前三益方向,双方行驶至司前圩镇路段时,郑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从车流中横穿机动车道,双方发生碰撞,造成郑某受伤,双方车辆损坏。
郑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横穿马路、且未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排队等候的车辆间穿插通过,是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郑某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黎某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是造成此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此事故的次要责任。
很多电动车、自行车乃至行人
仗着体积小,活动方便
就在马路上随意穿插
殊不知这个行为非常危险
行驶中的车辆视线存在很多盲区
很容易看不到穿插的非机动车
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如何避免“鬼探头”事故的发生呢?
机动车驾驶人对“鬼探头”的预防
1.防范“鬼探头”事故,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
老驾驶人常说的“超车看车头,会车看车尾”,即是预防“鬼探头”事故的经验之谈。超车看车头,是指超车时要注意防范被超车的车头前突然窜出行人或非机动车;会车看车尾,是指会车时要注意防范对向交会车的车尾处突然蹿出行人或非机动车。
2.养成“备刹车”的好习惯
即使是老驾驶人、驾车高手,突遇“鬼探头”,也会吓一跳。预防这一事故的办法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养成“备刹车”的好习惯,即开车时只要不踩油门,右脚一定放在刹车踏板上,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及时踩刹车。
3.通过公交车站、路口时减速慢行
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段和环境,机动车的减速慢行非常必要,可给驾驶人留足反应时间,给机动车留够制动距离。驾驶人发现前方公交车停靠站时,要减速慢行,观察道路状况,打灯提示;在车身与公交车车身重合时要鸣喇叭提示;经过路口时注意减速,观察道路两侧是否有机动车或行人经过,尤其在没有红绿灯和交警指挥的路口,更要留心。行经建筑物拐角、绿化带两端,应减速并鸣喇叭,以防行人突然出现发生意外。儿童的规范意识相对较差,因此在开车经过学校、小区等路段时,更要提前减速,防范撞上突然出现的儿童。
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
对“鬼探头”的预防
1.遵守交通法规 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来说,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抢道、不逆行、不违法横穿马路,是避免“鬼探头”事故的关键。过马路时除了不闯红灯,还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从公交车下车后,不从车头绕行。
2. 不心存侥幸
人的血肉之躯难抵机动车的金刚铁骨,非机动车和行人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不以“鸡蛋碰石头”。
交警提醒
驾车经过路口一定要
提高警惕 谨慎通行
摩托车、非机动车在发生意外时
更容易遭受伤害
更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不闯灯 不抢行
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通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