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从推进布局完善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强化文化保护促进传播、加大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审判理念和能力现代化等六个方面提出19条举措,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参与核心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加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方面,《若干举措》提出,树牢支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司法导向,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涉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审判,助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建设。推进专利审判方式创新,加大先行判决停止侵权、“判决+临时禁令”等裁判方式在高价值技术案件中的适用,及时制止侵权行为。
同时,保护科技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若干举措》提出,明晰权利边界和保护规则,强化创新要素配置、成果落地转化等知识产权案件审理,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有效保护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完善“技术调查官+技术顾问+咨询专家”的工作模式,通过分层化解,提高技术查明的针对性、专家咨询的有效性,提升技术事实查明效率。
为帮助更多企业走出去,《若干举措》指出,积极参与核心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依法审慎行使涉外案件司法管辖权,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围绕“着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目标,完善特色审判团队,健全审判机制,全面加强对涉前沿领域和高新技术案件、标准必要专利案件的审判,全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严打垄断 保护驰名商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广东市场经营主体已超过1700万户,占全国1/10。
如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若干举措》提出,加大对驰名商标、老字号等保护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严惩商标攀附、仿冒搭车等侵权违法行为,不断加大对驰名商标、知名品牌、老字号等保护力度,坚决制止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等扰乱商标注册使用秩序的行为,全力服务品牌强省建设。
同时,严厉打击垄断,大力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若干举措》明确,坚持以司法手段遏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达成横向或纵向垄断协议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消除市场封锁。加强虚假宣传、诋毁商誉等侵权案件的审理,尊重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维护市场竞争活力和消费者权益。加强对新型网络侵权技术研究和行为类型研判,加强类型化审判规则提炼,有效规制新型网络侵权行为,维护互联网领域公平竞争。依法认定技术合理应用的边界,准确把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认定标准,引导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
针对备受关注的商业秘密案件审理,《若干举措》指出,积极探索符合商业秘密特点的审理模式,合理适用举证规则,细化赔偿标准,实现最优保护效果。总结梳理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突出性、普遍性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对策建议加强监管,引导企业建立防范机制,促进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妥善处理商业秘密与人才自由择业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正当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
强化文化保护:引导文化新业态规范发展
如何加强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推动文化繁荣?《若干举措》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共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依法审理涉文教著作权侵权案件,有效打击盗版教材等侵权行为,满足人民群众关切的文化需求。
同时,加强新兴领域文化保护,引导文化新业态规范发展。《若干举措》提出,积极适应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用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妥善审理涉软件著作权许可、软件开发、视频创作、动漫游戏等纠纷案件,加强体育赛事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直播领域权利保护。加强对平台洗稿行为的规制,保障商业推文产业健康发展。
互联网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根据《若干举措》,要准确界定网络服务和平台运营责任,促进文化网络传播;依法审理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对作品缩略图合理使用等新问题纠纷,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发展;强化对网络平台算法推荐引发的平台运营商侵权案件的审理,探索平台运营商在网络传播中的行为规则和责任范围。
南方+记者 王佳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