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精神
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蔡日新,原名锡盘,曾化名九伟,广东省东莞县长安区霄边乡人。
投奔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初,由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实现,国内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蔡日新在堂兄蔡如平和廖仲恺、彭湃、罗绮园等人的影响下,认识到革命的意义而毅然离开学校,投奔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他与蔡如平被委任为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派回家乡东莞霄边开展农民运动。
在霄边,蔡日新的公开职业是小学教员,白天教书,晚上则与蔡如平开展农民运动,点燃了东莞革命火种。
讨伐陈炯明逆军
1925年初,军阀陈炯明逆军盘踞东莞,与广东革命政府相对抗。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支持下,广东革命政府举行了讨伐逆军的第一次东征。蔡日新带领蔡力、蔡兆、蔡九昌等跟随东征军,在东莞石龙、石滩等地歼灭了驻敌之后,组织当地群众举行欢迎大会和祝捷会,慰劳部队。蔡日新还发动和组织群众为部队筹粮、运输;在东莞常平等地参加战斗,直到击溃了逆军,东征军离开东莞继续向惠阳进发,蔡日新才离开部队返乡。
领导工农运动
1925年春,东莞县农民协会筹委会成立,蔡日新被选为筹委。同年5月,东莞县农民协会成立,蔡日新被选为执行委员。除分工管虎门、长安一带的农运外,蔡日新还到宝安县山厦开展党的工作。1925年10月1日,国民党虎门市党部成立,蔡日新兼任农工部部长。这时,太平虽然建立了工会组织,虎门一些乡也成立了农会和农民自卫军,但是商团、民团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这些势力仇恨工会和农会。10月13日发生了太平商团、民团叛乱事件。10月28日,蔡日新出席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议,谴责了叛乱分子并严肃提出解散屠杀罢工纠察队的虎门太平商团民团及严办祸首的提案。但在反动分子的庇护下,提案没有被采纳。会后,蔡日新回到虎门,在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工农运动,与反动势力展开斗争。在他的领导下,曾一度停止活动的厦岗农会恢复起来。
1926年5月7日,广东各界在广州广东大学操场召开纪念“五七”国耻大会。蔡日新以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严厉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条约,声讨袁世凯卖国的罪行。
于白鹅潭畔英勇就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蔡日新与其他革命同志一起转入地下斗争。1927年4月下旬,由于投敌分子王瑞伦的告密,蔡日新不幸被捕;5月初,被押解至广州,关进南石头监狱。敌人采用软硬兼施的卑鄙手段,甚至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妄图动摇蔡日新的革命意志,蔡日新却对敌人的讯问不予理睬。
1927年6月2日深夜,敌人把他押到白鹅潭畔杀害,并将尸体与石头捆绑在一起,抛进波浪滔滔的白鹅潭,时年21岁。
主要生平
蔡日新,原名锡盘,曾化名九伟,广东省东莞县长安区霄边乡人。
1906年出生。
1924年,投奔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初,参与讨伐逆军的第一次东征,击溃逆军;担任东莞县农民协会筹委会筹委。同年10月,担任国民党虎门市党部农工部部长,出席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议。领导恢复厦岗农会。
1926年5月7日,与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在广州广东大学操场出席纪念“五七”国耻大会,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27年4月,组织农军武装暴动,后转入地下斗争,不幸被捕。6月2日,于白鹅潭畔英勇就义,时年21岁。
【参考资料】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英烈故事(上)》,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南方+记者 杜玮淦 实习生 赵晓婧
出品人 丁少红 杜玮淦 洪晓霓
联合出品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