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毒
可以在身体中“潜伏”数年
发作起来
会让人感到“切肤之痛”
甚至还有可能痛个几年甚至几十年
这种病毒就是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由于免疫衰老和慢性病高发
中老年人成为带状疱疹病毒的易感人群
一旦感染
将给中老年患者造成身心损害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这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带状疱疹
应如何防治呢?
广医三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徐仲来科普
一、什么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缠腰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常见。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具有病情重、病程长、前期症状不典型、易遗留长期慢性疼痛等临床特点,给老年患者造成身心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家庭经济负担等诸多问题。因此,熟悉和掌握老年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典型表现和诊疗对于老年科医生十分必要。
徐仲主任介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将成为未来我国主要的人口学特征。
年龄是带状疱疹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带状疱疹患者约156万人次。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单调上升趋势,尤其是在50岁及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较高。
除年龄外,免疫功能下降、伴有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事件、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创伤和抑郁等也是罹患带状疱疹的重要危险因素。带状疱疹的复发率约为0.5%~6.2%,其中免疫功能异常患者以及老年人群的复发率更高。
二、带状疱疹的典型临床表现
患者体表出现沿神经区域分布的红斑、成簇状丘疱疹、水疱,皮损随时间发展可相互融合成片,一般累及单侧,皮损分布不超过体表正中线。亦有累及多个相邻皮节的情况。
年轻患者皮损可在2~3周内自行结痂、结痂脱落、遗留色素沉着,但老年人恢复期长,一般3~4周方可结痂脱落。
患者常伴有相应区域的持续性或阵发性神经痛,疼痛类型可为不同程度的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称为带状疱疹急性痛,可在病程各阶段出现,老年人的神经痛可能较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乏力、低热、头痛以及流感样表现等前驱症状。
三、带状疱疹后遗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为带状疱疹相关症候群中最常见亦是最容易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和困扰的症候。
带状疱疹相关疼痛分为三阶段:
急性疼痛期(皮损发生1个月以内)
亚急性疼痛期(皮损发生后1~3个月)
后遗神经痛期(皮疹发生后3个月以上)
60岁以上患者由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发展为PHN的比例为60%~70%,此外,性别(女性)、前驱及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大面积皮疹、累及三叉神经、伴有带状疱疹眼病等均是PHN发生的危险因素。
PHN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断性的,总体病程在几个月至几年不等,甚至可伴随终生。
PHN的患者常伴随着睡眠障碍、精神焦虑、抑郁、体重下降以及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带状疱疹后遗瘙痒
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也常出现部分患者局部皮肤顽固瘙痒,可同时伴或不伴有PHN发生,其发生机制与普通瘙痒症不同,更类似于PHN的神经损伤引起。
顽固性瘙痒的患者有些可在长期口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的情况下好转,也有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
这种带状疱疹后遗瘙痒的现象在临床上似乎越来越常见。
带状疱疹后同位反应
同位反应指在第一种皮肤病好转后,同部位发生第二种皮肤病的现象。
而第一种皮肤病最常见的就是带状疱疹,其发生机制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导致局部免疫环境变化,在受累皮肤部位发生一系列应对VZV感染的炎症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所致。
带状疱疹同位反应范围较广,包括黑头粉刺、环状肉芽肿、良恶性肿瘤、局限性硬皮病、扁平苔藓、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类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等。
带状疱疹同位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在临床上也并非罕见,但很多医生还不了解,导致滥用药、耽误病情,大家需不断提高对这类后遗症的认识。
四、老年带状疱疹的诊疗和防治措施
抗病毒药物
带状疱疹抗病毒药物应在出现皮疹或疼痛等症状后24~72h时内开始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但临床上很多难以实现。因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以上患者超过72h时就诊,这将使PHN发生概率高达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用于VZV治疗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等,但抗病毒药物多与用药方式、剂量以及合并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及时、足量和精准的给予抗病毒药物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关键。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目前老年带状疱疹一级预防的唯一手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建议老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ADA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强烈建议5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证据等级:1级)。
研究也显示: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接种了疫苗后,可降低97.2%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并可有效保护20年。
在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人群中,非活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安全性更高。
徐仲主任提醒,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共病是老年常见疾病,合并老年皮肤病也越来越多,除了带状疱疹外,老年压疮、皮疹等皮肤问题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老年皮肤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健康和社会问题愈加不可忽视。
老年带状疱疹症状通常较为严重,易出现多种脏器相关的不同并发症,提高对带状疱疹特殊临床表现认识和疾病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人群,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注重睡眠和营养和及早的注射疫苗对于预防带状疱疹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医学指导
徐仲
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从事医疗、教学工作近30年,擅长老年共病、呼吸、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诊疗,在老年肌少症、营养不良的评估和诊疗具有丰富诊疗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8:00-12:00)、周四(14:00-17:00)
文 | 广医三院
图 | 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