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清远阳山正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同时奋力打造“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阳山玉米正是“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阳山玉米种植面积拟稳定在13万亩左右。
今年,江英镇实现春种玉米15864亩,并力争推动总量2万亩玉米种植。
江英镇是阳山有名的玉米产区。今年来,江英镇创新推进“党建+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以党建促进“绿色发展”,努力打造阳山玉米全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新标杆。
力争推动总量2万亩玉米种植
为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江英镇持续推进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江英镇“阳山县东部生态农业优化区”总体发展目标,按照“党建引领、基地带动、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将基层党建与发展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有效解决近年来土地撂荒现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把粮食生产安全、撂荒地整治工作统筹安排一体推进,提早谋划、抢抓春耕时令引进玉米新品种,实现2023年春种玉米15864亩,着力打造英阳村委会附近千亩玉米种植基地,形成了以种植玉米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并力争推动总量2万亩玉米种植。
为帮助本土玉米产品“走出去”,江英镇积极发动全镇党员干部配合相关部门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加快扩大江英玉米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协助加强市场开拓,重点开拓粤港澳大湾区销售市场,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吸引销区营销队伍深入了解并经销江英玉米产品,积极推动优质玉米产品进入大型连锁商超销售。同时,推进江英玉米产品可追溯体系认证,提升市场产品竞争力。
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加大对江英玉米的推广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江英玉米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努力推动玉米产业三产融合建设
为推进全镇玉米产业快速发展,江英镇还依托各党校村级分教点开设“乡村夜话”“干部夜校”等讲座,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及群众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种植玉米积极性,并结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进玉米新品种,引导经营主体建设玉米产业种植示范基地。
同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村级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齐发力,围绕玉米增产、提质、增效等向经营主体、农户等推行良种良法,实施优种优管,奋力打造现代精品农业示范样板。大力推进发展订单农业,村级党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销售实现全程“保姆式”服务链条,实现产销端有效衔接,提升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种植效益。
阳山麦羹。
阳山麦羹于2009年被列入清远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在江英镇坑边村,阳山麦羹传统制作手工技艺世代相传。以此为契机,江英镇深入挖掘玉米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地方特色餐饮。同时,努力推进三产融合建设,瞄准大湾区都市短途休闲旅游核心人群,筹划开发建设玉米农旅融合重点项目,在内容体系上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田园休闲旅游,在主题方面,形成农事体验、田园风光、艺术打造、展会赛节、美食鉴赏、主题民宿等丰富业态。
此外,目前江英镇还已发展了2个玉米粉加工场,可对玉米进行初步加工,制作成麦羹初步商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也让当地优质的玉米产品得以走进万千家庭,不断打响自身品牌度和知名度。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苏万国 袁健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