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火村:古巷踏开尘世路,古树见证旧时光

广州黄埔发布
+订阅

在云埔街道火村有一座火村花厅坊,形成于明朝,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在2014年12月18日正式实施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火村花厅坊被列为传统保护村落。

其中,秀南书室、澹乐钟公祠、联秀里门楼、念山钟公祠、右泉钟公祠、兰所钟公祠、论泉钟公祠及西泉古井是黄埔区文物保护单位。

总体风貌

花厅坊是岭南生活文化的一个缩影,让每一个人的古村落情怀,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走进这座传统村落,一起触摸那些看得见的历史。

澹乐钟公祠

火村花厅坊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一个梳式布局的广府村落。长约400米,宽约150米,面积6万平方米,现保留的历史建筑共有38栋,外加古井一处,沿街几座祠堂的红砖山墙以及横纵街巷的开敞式排水系统。修缮后的古村落,保留了原有的整体风貌,古韵依旧,一些精美的雕刻、牌匾,透过岁月的尘埃,依稀可见它曾经的辉煌。在岭南文化的传承上,除局部细节复原外,花厅坊整体规划和动线布局,也沿用了岭南古村落布局,保留三街并行、八巷各异的老街巷系统。

秀南书室

“千年树”故事

原火村小学内有一棵900多年的古树,树干直径约2.5米粗,高约30米,见证了钟氏祖先迁入、定居、繁衍至今的全过程。这棵古树由樟树和榕树连体生长组成,粗壮的大榕树是紧贴着老樟树的树兜生长出来,所以学校的孩子们习惯称它为“孖生树”。 

火村樟树

古老火村的风水林就长在这个山头上,多年以来,这里的大树都受到了当地人的保护。因此这里不仅有900多岁的樟树,还有500多岁的中华锥,百岁以上的古树多达11棵。这些百岁老树的故事在摇曳的时光里,陪伴火村走过漫长岁月。

村庄掩映在绿树浓荫中,恬淡而古朴,追寻这些古老的记忆,不仅是一种记录与学习,更是一种传承和精神的洗礼,它们承载着乡愁,镌刻着城市的文化基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