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的公众信用,源自其被广泛接受,即便很多女性不吸烟,也认可主要为男性吸食的卷烟具备一定价值,自己不吸也可用来交换商品。而香水、化妆品,在战乱、灾难、困境情况下,就不具备广泛的使用基础与公众信用,所以无法成为战乱灾难困境下的通货。
吴旭
责任编辑 | 陈斌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社会崩溃、经济凋敝、严重通胀。虽然发行了新的马克纸币,但德国马克没有丝毫信用,很多商家都拒绝接受,对德国百姓而言用来擦屁股都嫌硬,冬季,缺少煤炭的德国平民甚至把一摞一摞的马克纸币烧来取暖。
因此,战争废墟上的德国,开始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而此时,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硬通货,变成了香烟。
当时的德国黑市,一包香烟价格被炒到30美元左右。战后的德国普通工人月薪折合约15美元,一包美国香烟顶得上德国工人两个月工资;德国包工头,修复一栋被毁大楼的报价为150条香烟;德国大香肠要10根香烟;1件衣服要80根香烟……这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当时美国的薪资和物价:新兵军饷50美元/月,军士长和熟练技术工人月薪100-138美元。餐厅一份包含咖啡的套餐约70美分,汉堡25美分,不同品牌香烟每包20-30美分。
美国兵突然发现:自己两指间夹的简直就是金条啊!军营售货部里的香烟被席卷一空,士兵们还让亲朋好友从家乡邮寄香烟,到德国战争废墟牟利。由于邮寄的香烟数量实在太多,导致当时驻欧美军的军邮系统都瘫痪了。
由于“香烟通货”供应量猛增,引发流动性泛滥,“香烟通货”也开始了通胀。但其需求量仍在增加,并扩展到了苏军占领的东部地区。随后苏军组织战俘营里的德军战俘,开始了手工变造“香烟通货”的临时工业。
当时“香烟通货”被分成两种汇率:一种是美国大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卷烟,比如“LUCKY STRIKE(好运牌)”和“CAMEL(骆驼牌)”香烟,这种香烟价格高;另一种是自制的手工卷烟,价格较低。苏军通过德军战俘精巧的手工作业,把大品牌机械卷烟的烟丝弄出来一些,再填入手工卷烟的较劣质的烟丝,然后再精密地恢复外包装。通过往“香烟通货”里掺假的办法,获得更高利润。
1948年,美、英、法占领的德国西部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新德国马克,并开放市场,西部的货币秩序开始逐渐恢复。随着西德经济转为稳定,“香烟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香烟的“通货”属性消失,重新回归其商品属性。
这仅仅是二战之后的德国一例,其实,每次战乱或灾难时期,譬如苏联解体后、前南战争、伊拉克战场、叙利亚战场,都会上演“香烟通货”故事。而在被限制或剥夺自由的情景之下,例如监狱、集中营、被管制地区,“香烟通货”也会大行其道,这点在经典老片《监狱风云》《肖申克的救赎》,以及一些韩国影片里,都有生动再现。
要成为“通货”,最好是规格一致、容易计量的标准物品,也必须具备稀缺性,安全性(防伪),公众信用,可持续供应性,便于携带、交换、使用特性。
香烟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实体,还会被不断吸食掉,不像纸币可以印刷无数个零而迅速作废,因此具有一定稀缺性。大多数香烟有防伪措施,在二战时期,美国“骆驼”烟之所以成为“香烟通货”中的硬货,并非是其味道多么好,而是每根“骆驼”烟卷上都有醒目的“骆驼”商标,而且那个小骆驼标记在薄薄的卷烟纸上有一定凸凹感,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其它厂商难以伪造之。
香烟的公众信用,源自其被广泛接受,即便很多女性不吸烟,也认可主要为男性吸食的卷烟具备一定价值,自己不吸也可用来交换商品。而香水、化妆品,在战乱、灾难、困境情况下,就不具备广泛的使用基础与公众信用,所以无法成为战乱灾难困境下的通货。
香烟由工厂生产的特点,使其具备可持续供应性,能够满足数以亿计处在战乱和困境中民众的交换需求。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钻石、珠玉等,则不具备可持续供应性,其在战时必为政府所强力控制,所以无法成为“战时通货”。
食物、酒精、药品、武器等作为战乱、灾难、困境之下的生存必需品,具备使用价值,也有一定的交换价值,但由于其实用性太强,会被不断消耗,且其基本上都是非标物品,又体积庞大、分量沉重、难以长期保存等特点,无法成为普遍意义上的“通货”。而香烟有一套固定计量标准(箱、条、包、根)很像货币计量体系,既可大量计数,又便于拆分支付。香烟比较轻、方便携带、保质期长、不易变质,从各方面看都具备“通货”特点。
故而,香烟而不是其他物品,成为战乱灾难等非常时期的通货或准货币。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校对:胡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