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广东的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和天气一样“火热”,成为青少年科普研学的热门目的地。
7月17日至22日,广东省科学院及其13家院属单位与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省博物馆联动,打开大门,邀请来自茂名化州市多所中小学的102名师生开展研学。在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为孩子们开展科普讲座,传递“热爱土壤”的观念;在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师生们学习了人类照明历史、芯片设计及材料加工等知识……
连年来,广东高位筹划推进科普工作,各地探索中小学科普学分、科普副校长等新机制,同时推动公益性与市场化科普产业协同发展,“大科普”格局基本形成,通过不断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撬动科技工作者参与和社会资源投入,力争科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科普教育融入课堂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9所院校的40名学生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参观了新园区展厅和材料博物馆。
夏令营学员参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广东推动科研院所、实验室和高新技术企业向社会开放,让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切身感受前沿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从中沉淀科学素养、汲取科学能量。
广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建设科普基地和科普示范点,以深圳为例,全市认定136个市级科普基地和科普示范点、66个省科普教育基地、1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依托腾讯、大族激光等建设“企业科技传播馆”,支持企业参与科普工作。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优质的科普教育能为青少年培养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关键品质。广东鼓励优秀科普机构、科普人才走进中小学校提供科普类课后服务,推动科普教育融入课堂。
其中,深圳市结合“双减”工作,试点实行中小学科普教育学分制,用学分的方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参加科技实践、科普教育和科技竞技等活动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东莞市建立科普副校长制度,聘请科学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担任这一职务,首批16所中小学校的科普副校长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东莞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等知名科学家。
为实现欠发达地区科技馆科学有序发展,河源市紫金县充分发挥学校科教资源丰富、科普需求大等特点在校园内建设面向青少年学生、服务公众的乡镇科技馆,由县科技馆统筹提供展品,每个乡镇、每个学期轮换布展,让展品得到充分呈现。2月,中国科协科普部调研组充分肯定了紫金县科技馆体系的改建、共建、共营模式。
推动公益性与市场化科普产业协同发展
刚进入暑假,广东科学中心等科普场馆迎来参观高峰,几乎每天都有研学团队进馆。
青少年在广东科学中心体验科普展览。
目前,广东共建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72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79家,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92家;科技场馆建设已形成体系,除了已有的38家综合科技场馆,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广州科学馆,以及将要打造成全球首个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的深圳科技馆(新馆)。
大力推动公益性科普之余,广东还通过组建科普集团,引领市场化科普产业协同发展。
7月6日, 广东粤科普集团正式揭牌, 将着力打造科普公共服务平台高地、科普成果转化高地、科普人才聚集高地、科普产业发展高地、科普场馆运营高地。在此之前,韶关、江门市科普集团已成立并开展工作。
“我们在全球首创了‘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救护放归+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价值转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成功开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实践活动。”长隆集团首席动植物官兼集团副总裁董贵信介绍,长隆已构建认知、研学、保育的全维度课程体系,形成100余门参与式科普课程,将公益课程带入100余所中小学和大学、社区。
多措并举之下,全省各地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8%,比2020年增长16%,为“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建立科学家有效参与基础教育机制,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加强科学教育,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说,广东将坚持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完善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全省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钟哲 卞德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