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评审一次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广东获奖项目有什么特点?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四年评审一次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了!

7月25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全国共1998项成果获奖。以完成单位第一作者为统计标准,广东共有138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4个、二等奖124个。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最高奖,按照《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设立,每四年评审一次,特等奖需由国务院审批。

那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揭晓,从中可以如何窥见广东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基础教育:

深圳获奖数量占“半壁江山”

在基础教育领域,广东61个项目获奖,包括6个一等奖、55个二等奖。其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4个城市上榜。

广州、深圳基础教育实力雄厚,分别斩获19个、27个奖项。其中,广州获1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深圳获4个一等奖、23个二等奖。深圳的获奖数量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这是广东基础教育的一次“丰收”,而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张未来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晴雨表”中,我们也能清晰了解广东基础教育突围攻坚的重点领域。

一条明显的主线,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其成果直接体现在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上。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幼儿园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中小学美术“整体育美”、幼儿园“全领域育心”等方面进行长期实践探索,对育人方式进行变革与创新,在本次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基础教育龙头学校,本次共有三个教学项目获得二等奖,是我省获奖数量最多的中学。“三个获奖项目均来自对学校校本课程的提炼,是学校长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立足培养担当志远的时代新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科教学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贺建表示。

一条主线之下,不难发现,成果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

我国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学校扎根于此,研究成果更具广东特色。

如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方晓波等申报的《培育文化自信:立足G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全学科阅读教育的创新实践》,聚焦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阅读教育现实问题,全方位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深圳中学两个获奖成果从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高中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大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无疑是近年来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获奖项目中,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对中小学手持技术数字化化学创新实验育人进行探索;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对小学英语OMO智慧课堂的协同重构开展研究。

东风东路小学是广州市越秀区唯一获奖的单位,也是广州4所上榜小学之一。学校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学习空间的育人方式变革及实践》,通过人工智能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形成了“场域—课程—评价”一体化的育人新方式。

“如今,简单的课堂学习早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我们通过搭建‘一人一空间’和学习资源‘智库’,建立联结人、自然和文化虚实场域,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全方位进行学习。”东风东路小学德育主任赵旋说。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上一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不同,今年涌现出一批深化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成果。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聚焦学生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研究与实践》《PISA视角下初中生数学交流素养测评反馈与教学改进》以及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的《以综合评价1+3s模式牵引县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创新》等项目,均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作出有益探索。

职业教育:

大多与企业共同合作完成

在职业教育领域,广东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40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共获得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成为获奖最多的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获得6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获得5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得4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获得3项。

从获奖项目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等领域。从完成单位来看,多为学校与相关企业共同合作完成。

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课堂。如何让思政教育走入学生内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全员协同、立体教学、多元载体”全域思政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获二等奖,该校将思政课移到校园饭堂、学生社区,移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学生到哪里,思政教育平台就建在哪里,思政课堂就跟到哪里。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完成的《思政引领下的护理专业“医-防-养”贯通培养课程模式的创设与实践》,构建了“全生命周期”课程门类与贯通式课程内容,解决传统护理教学中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脱节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截至去年6月,广东已设立146所高职产业学院。打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道,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

身处信息技术产业发达的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全国高职首家微电子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通产教科三方力量,共同探索产业急需人才培养路径。该校项目《产教科深融互助、联产承包破解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一等奖。

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产物,产业学院的兴旺发展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揭牌成立,双方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方面不断加深合作,共同完成的《深职院-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新生态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跨专业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急需。培养这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人才,需要学校的专业之间打通壁垒——建立学科交叉发展的专业群。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的原则,组建专业群,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校的《基于能力本位的深信“七高”专业群建设模式与实践创新》获得一等奖。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该校牵头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二等奖。

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培养针对性人才,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解决产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顺德市家具产业,联合行业协会与相关企业共同完成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家具专业人才培养顺德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二等奖,该项目有针对性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探索包装印刷类学徒的培养创新路径,《分层建标、三岗递进、四维融合:包装印刷类学徒培养创新与实践》获二等奖。

高等教育:

中大获得8个二等奖

广东共有11所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获奖,共斩获2个一等奖、29个二等奖。

中山大学获奖数量最多,共8个项目获奖,均为二等奖。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各有5个项目获奖,华南师范大学有4个项目获奖,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各有2个项目获奖,深圳大学、汕头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州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各有1个项目获奖。

获奖项目集中关注学科交叉融合、思政教育、卓越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等领域。

当前,广东高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本次获奖的项目中,“交叉”“融合”“卓越”“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等人才培养工作“关键词”频频出现。

南方医科大学获一等奖的《40年坚守与创新:医理工交叉 基础临床融合 现代临床应用解剖学育人实践》、暨南大学的《国际标准 湾区实践:“5A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探索》、华南农业大学的《现代农业工程人才双向驱动“六融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广州医科大学的《“南山精神”引领的“三化三合三体系”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华南师范大学的《强研务需追卓越,培养新时代“研究者+实践者”复合创新型心理学高层次人才》等项目,都聚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回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去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广东高校此次获奖的不少项目聚焦思政课建设,包括暨南大学的《新时代港澳台侨学生“两融三浸”型国情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汕头大学的《善用社会大课堂,巧手仁心育英才:以劳动教育赋能“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其中,精准培育符合农业产业需求的“新农人”,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高校责任重大。

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领衔的项目《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旅游人才创新创业培养体系》获得二等奖。保继刚发起“阿者科计划”,在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的阿者科村,由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政府派出驻村青年干部,中山大学派出驻村研究生,共同帮助阿者科成立集体旅游公司,让村民在增收的同时,保护好梯田、农耕生活方式、传统特色民居“蘑菇屋”。“阿者科计划”将“旅游吸引物权”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了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华南农业大学的《精准招生 靶向培养 溯源质控:助力乡村振兴的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二等奖。华农对接产业链实行专业学位专项制改革,围绕智慧牧业、动物疫病防控、现代农业产业服务等领域需求,与温氏集团、肇庆大华农、广东天禾等企业合作开设“智慧养殖”“重大动物疾病防控”等校企合作创新班,培养符合“三农”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质量的双提升。

【文字】南方+记者 马立敏 陈理 姚昱旸 刘汉能 见习记者 吴雅楠

【制图】南方+记者 姚昱旸 刘汉能

编辑 王露纯 陈梅玉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