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度|广州为什么要重振“二次创业”精神?

广度
+订阅

“我们要完成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使命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唯有赓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优良传统,唯有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全力以赴推动二次创业,以奋斗致敬奋斗,以创业献礼创业,以实干传承实干,才能不负时代召唤,不负先辈嘱托,不负人民期待,以新的出发去写广州新的辉煌。”7月23日,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发出号召。

再提“二次创业”,颇具深意。党的二十大引领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需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二次创业建新功。此时的广州,要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需要注入新的内涵,回答时代之问。

回望过去,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广州取得了辉煌成就。

广东省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率先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完成了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大省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转身。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广州40年间经济总量翻了500倍,人均GDP达到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回首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深深感到正是先辈先贤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才造就了今天的广东和广州。

但今天,广州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上。个别经济指标在个别年份被一些城市超过。我们不禁想,广州这座老城市是不是有了一些老态?步子是不是没有那么大了?闯劲是不是没有那么足了?这些都是影响广州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需要广州深刻思考的问题。

前段时间,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郭永航率领广州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浙江、福建考察学习。

这趟考察之旅,让代表团成员感触颇深:广州过去40年一直在领跑,是全国其他城市学习借鉴、追赶挑战的标杆。反观当下,标兵更强、追兵日近,尤其如苏州、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合肥等城市各显其能、各展所长,迅速崛起。

必须理智清醒认识到的是,广州的城市地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改变。千百年来所积累的城市地位和定位,不会在短期内因为个别指标的变化而变化。

数据的赶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丢失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激情,是舍弃了那种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斗志。

眼下,广州最重要的事是放下包袱,不要再为一城一地一时一刻的得失而纠结焦虑,但也不能看不到自己的短板弱项,没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靠几十年前的“一招鲜”走遍天。

广州的差距不在某些指标上,实质在于新动能、新动力、新优势尚未形成。原有的动力在弱化,新的动力还没挑起大梁,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还不够猛。

守业没有出路,创业才是正途。

要掌握创业方法。当前广州发展的环境条件、格局形态、动力机制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做到应对有方,要敢干敢想,按部就班开拓不了新局面,循规蹈矩谱写不了新篇章,只有立非常之志,谋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才能实现超常规超预期的发展。

要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引领支撑、空间布局优化等重点领域,拿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招实招硬招,实现更多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意想不到的发展。

要善于科学谋,加强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动态掌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态势,科学预见技术突破的市场应用前景,产业培育风口,主动抢先布局,实现原赛道加速,换赛道超车,重构新的发展优势。

要把控时度效,坚持算当前账和算长远账相结合,适度超前布局和合理开发时序相统一,优先投入能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和造血能力的产业项目,优先投入能较快提升城市核心枢纽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要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止因为细节的“魔鬼”损害大局,功亏一篑。

这一切,最终都回到整座城市需要的勇气、锐气、朝气,党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创造力、穿透力。

要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向最好者看齐,与最强者比拼,跟最快者赛跑,放下身段学,风雨兼程赶,打破常规闯。

要继续奋斗,苦干实干,树牢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扛重责。

要提升本领,攻坚克难,及时填补知识空白,提升格局境界,增强能力弱项,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应对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再创新的更大奇迹。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既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也不能对未来的方向茫然无措,必须以归零重启的心态拼出发展实际,交出满意答卷,不负历史,无愧前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南方+记者 陈思勤 黄舒旻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