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剧种演“新戏”,两大“国遗”双合璧。日前,由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中共海丰县委、海丰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海丰县委宣传部、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出演的大型新编西秦戏现代剧《麒麟夺锦》在海丰县影剧院进行首次彩排,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秀古、著名画家陈孝能等乡贤和市、县领导、专家学者及近千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
大型新编西秦戏现代剧《麒麟夺锦》彩排演出剧照。
新编西秦戏现代剧《麒麟夺锦》是汕尾市委宣传部和海丰县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进一步弘扬地方戏曲文化,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具体抓手,也是继西秦戏《马援伏波》、白字戏《彭湃之母》之后用心打造的又一文化精品。彩排演出现场,气势恢宏的唱腔音乐、独具一格的舞美设计、起伏跌宕的精彩剧情、腾挪跳跃的舞狮场面,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观众,全体演员的倾情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和高度称赞。
耳目一新!既坚守戏曲本体艺术,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突破
此次彩排演出是对该剧一年多来创作思路、排练成果和演绎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该剧既坚守戏曲本体艺术,遵循戏曲舞台演出艺术规律,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突破,恰到好处的艺术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剧中以西秦戏、麒麟舞为载体,将麒麟舞的灵动唯美和西秦戏粗犷豪放表演完美融合,更是把海丰两大国家级非遗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将有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型新编西秦戏现代剧《麒麟夺锦》彩排演出剧照。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陈建忠解析:“这个剧之所以会选择两种‘非遗’来做乡村振兴这样的题材,是因为去年我来汕尾采风,看了麒麟舞的表演,觉得非常震撼。在南粤大地,有这样色彩缤纷的民间艺术,非常有活力、非常接地气,老百姓也特别喜欢。此外,我在采风过程中,也渐渐地了解到西秦戏的历史。文化在基层里面起着聚民心、举旗帜,滋润生活,点亮万家的意义,我们就想通过这样的戏,呼唤大家关注基层文化建设,关注乡村建设,关注乡村文化振兴。用一个父子之间的矛盾,用一个村子想要把麒麟狮带到更大的舞台去夺锦的线索讲故事,为今天的汕尾乡村建设助力。希望广大观众看了以后能够留下宝贵的意见,我们将在这些意见上继续修改。舞台剧一般是一边演一边改,一边改一边演,常演常改,常改常新。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给汕尾,给基层观众留下一个留得住、演得下、传得开、唱得久的新创剧目。”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戏剧第四届梅花奖、首届文华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涂玲慧表示:“传统戏和现代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中国戏曲中有一个说法是三并举,分别是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西秦戏曾经新编过历史剧《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现代戏还没有,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现在要排的这个现代戏是讲述年轻人回乡创业的当代戏,需要和现在的人结合在一起,他就不可能有太多的传统戏影子出现,作为一个演惯了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的剧院需要从头开始,我们的《麒麟夺锦》由国家非遗麒麟狮、五福狮、非遗渔歌、西秦戏组成了两个小时的剧,希望观众能够喜欢。”
演职人员:第一次用西秦戏演现代戏,挑战很大
汕尾市海丰县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拥有西秦戏、白字戏、麒麟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西秦戏是海陆丰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珍稀剧种,也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该剧种自明末清初已流入海陆丰地区,至今已有约400年历史,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地方戏剧,被誉为“明清地方戏曲声腔传播流变的活证物”。海丰麒麟舞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民俗活动,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活动于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寄予吉祥而振奋人心的理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文武兼备的地方传统人文精神。
大型新编西秦戏现代剧《麒麟夺锦》彩排演出剧照。
“《麒麟夺锦》是西秦戏第一次用现代戏的形式表演,在剧本、表演、音乐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必须有一个时期性的改变,但是传统西秦戏音乐的声韵是要保持的。现在来看,从音乐气氛来讲,还是比较活跃、比较明快、明朗的,与导演、剧作者所提出来的作一部喜剧还是比较吻合的。”《麒麟夺锦》配器、指挥陈勇铁表示。
演员吕维平在《麒麟夺锦》中饰演江海生,他表示:“挑战确实很大,演了一辈子的传统戏,第一次接触现代戏。现代戏跟传统戏的演法有很大的差别。古老剧种西秦戏在海陆丰传唱了几百年,一直以来都是古装戏,特别是传统戏的题材比较多,舞台上展现的都是家国情怀、精忠报国,但是作为一个剧种来说,它要有生命力,除了能演好传统戏,新编剧目,还要能演现代戏。”
演员余泽锋饰演《麒麟夺锦》中的江麒麟,这是他第一次饰演现代戏,他表示:“我想通过这个戏使自己在现代戏的演绎中能够进行提升。因为西秦戏和麒麟舞都是海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两个国遗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希望这个戏能够走出去,让外面的观众了解海丰的传统文化,了解西秦戏、麒麟舞是多么有魅力的文化遗产。”
观众:看了演出以后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
《麒麟夺锦》主要讲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海丰县麒麟村,大学生江麒麟心怀振兴乡村理想,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面对出现的诸如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等问题,看到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种种困境,意图通过传承活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为契机,凝聚人心,集中力量。最终,克服种种困难,众人重拾信心同台演出麒麟舞,为夺锦旗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动人故事。
该剧以乡村振兴为题材,以戏曲的表现形式展现海丰县传统村落特色建筑风格和莲花茶、丝苗米等乡村振兴成果,讴歌新时代海陆丰人矢志不渝传承非遗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面貌,既实现了对传统非遗文化的活化传承,也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看了彩排演出的一名观众表示:“今天晚上看了演出以后,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我们的演员点赞。文化遗产麒麟狮跟西秦戏,很好地表现了我们海丰的文化。海丰有西秦戏、白字戏,还有擂咸茶、渔歌,汕尾市的正字戏,陆丰的正字戏,这些都是我们海丰、汕尾应该传扬出去的,我们年轻人也是应该去学习的。”
“之前对西秦戏和麒麟舞不怎么了解,今天晚上看了之后,感觉还是挺好的,挺感动的。”另一名观众表示。
去年以来,在汕尾市委宣传部的支持指导下,海丰县积极探索西秦戏现代剧目的新编创排工作,邀请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陈建忠编写乡村振兴题材现代戏剧本《麒麟夺锦》,邀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戏剧第四届梅花奖、首届文华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涂玲慧担任导演,海丰籍二级作曲家、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陈勇铁担任配器、乐队指挥、音乐总监,紧锣密鼓创排新剧《麒麟夺锦》。
该剧的成功彩排,将进一步推动海丰县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大的精神动力。7月25日,该剧将在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首演。接下来,该剧还准备参赛广东省艺术节,在省级舞台上展现海丰乡村振兴的风情画卷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革命老区、红色土地上走深走实。
南方+记者 郭杨阳
通讯员 黄素敏 陈志明 侯碧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