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广州北京路华影青宫电影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只见他们身穿汉服,衣袂飘飘,举手投足间颇具古代文人的风范。这群可爱的小朋友都有一重“特殊”身份——他们都是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广州地区选手代表。
据悉,今年的诗歌季自6月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已征集到一万多首诗歌。组委会还增设了“诗词盛典”投稿栏目,鼓励小朋友以朗诵、吟唱、音乐、舞台剧、美术等各种方式演绎经典诗词,尤其是用广东各地方言来吟诵,展现古汉语的悠悠雅韵。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之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诗词盛典观影活动,结合本届“诗意湾区 童心家园”主题,专门邀请广州地区选手代表集体观影。活动当天,小朋友们纷纷盛装出席,他们的身影与北京路“千年古道”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面对采访镜头,他们还发表了自己对李白和唐诗的独特看法:“我喜欢李白的豪放,也喜欢杜甫的朴素”“唐诗里的意象与情感都很丰富,对我们写诗很有帮助”……
电影开场,李白、高适等诗人的生平与交往等剧情就深深吸引住小诗人的目光。南方+记者注意到,受邀观影的小诗人们对经典唐诗及相关典故十分娴熟,使得同场观影的成年观众相当吃惊。
例如,在主人公李白的杯中出现月亮的倒影时,一些小诗人不假思索地猜出接下来银幕上将出现的诗歌是《静夜思》;而当李白提到山中老妇时,多位小观众同时轻声提到“铁杵磨成针”的典故。影片结束后,一些小诗人在接受采访时,流畅地吟诵了完整版的《将进酒》,博得在场路人的阵阵赞赏声。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长安三万里》的播放时长接近三小时,但小诗人们徜徉于徐徐铺展的大唐世情画卷中,显得意犹未尽。
“《长安三万里》的好多情节与历史事件有关,让我感觉很震撼!”在海珠区万松园小学梁同学看来,影片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外,李白与高适的“梦幻联动”也非常有趣,“他们的友情很真挚,有几幕让我感动到流下眼泪!”
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的刘同学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小书童开窗”,这个情节让她联想到宋代秦观的《江城子》,其中有一句正是“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而李白与高适追忆友情的一段,则让她想起了宋代蒋捷的一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部影片将唐代诗人都聚在一起了!”番禺区东沙小学的万同学告诉南方+记者,影片中多次出现“黄鹤楼”等古典诗词意象,让他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现正火热征稿中,诚邀你共赴这一场诗歌盛会!
截稿日期:2023年9月10日
投稿要求:
●投稿分为“原创诗歌”与“诗词盛典”两个类别。
●“原创诗歌”为文字格式投稿,仅限于诗歌体裁,包括新体诗、旧体诗词、散文诗。每人投稿数量不限,诗歌主题不限;单首诗歌字数不低于10字(或2行),不超过1000字(或100行)。不接受作文、小说、散文等题材的投稿。
●“诗词盛典”为视频格式投稿,包括但不限于诗词朗诵、吟唱、歌舞、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诗词内容可以为非原创作品,鼓励以广东各地的方言,如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语言进行表达;接受mp4、mov格式投稿,大小500M以内,作品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横屏拍摄,将视频中朗诵/旁白的文字内容发到正文中。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戴雪晴
【拍摄】实习生 陈芯薏
【统筹】郭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