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探索荔城街城市古迹 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为让“非遗”活化地延续发展,7月22日,由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道办事处主办,荔城街科教文体旅游工作组承办的“探城市古迹·品非遗魅力”——2023年荔城街历史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在凤凰山公园举行,吸引了超过300名市民群众参与。

参与活动人员签到合影(部分)

  上午9时,已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凤凰山公园进行活动签到,还有不少市民现场报名参加。市民签到后可领取一份“2023年荔城街历史文化之旅”打卡点手绘地图,活动参与者需要在上午10至12时打卡地图上的各个点位,收集印花。上午10时,活动正式开始,市民群众各自出发,走街过巷,深入到地图上所标识的菊坡亭、万寿寺、仙姑井等17个荔城街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标志性建筑地参观游览。活动方招募了以青少年为主的38名志愿者参与活动,他们分布在各个打卡点位,静候市民到来。

市民到古迹参观打卡

  保留了清代建筑风格的将军第、做工考究的仙姑井、古朴精致的竹墅黎公祠、结构独特的学宫大殿……各具特色的荔城街古迹让前来打卡参观的市民流连忘返。“我觉得活动很有意义,很多地方都是第一次去,带着孩子徒步走,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他少玩一些手机,远离电子产品,参观古迹增长见识。”市民骆素娟带着9岁的儿子步行走完全程,他们提前规划好路线,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17个点位的参观和打卡,成就感十足。

亲子携手共探荔城街古迹

市民参观打卡将军第

  吉祥的醒狮、精致的榄雕、美味的糖画、新奇的脸谱、有趣的剪纸……下午16时,位于凤凰山公园的“非遗”集市活动正式开始。“非遗”集市设置了包括广州榄雕、广东醒狮、竹编、增城剪纸、正果云吞等7个“非遗”项目展示区,以及糖画、脸谱两个体验区,吸引群众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经过上午的游览参观,在打卡点手绘地图上集齐了印花的市民群众可在现场换取兑奖券,他们凭借兑奖券到“非遗”集市兑换竹编灯笼、醒狮挂件等“非遗”周边产品,也可以换取派潭凉粉、正果云吞等“非遗”美食,沉浸式感受“非遗”之美。活动现场,最受宠的“人气王”当数威风凛凛的广东醒狮,不少小朋友与醒狮互动,拍照留念。

市民与醒狮互动

  “这个是关公狮,也叫武财神,是忠义之狮,告诉我们做人要走正道……”广东醒狮增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张国清通过对文创产品的介绍,向公众宣传醒狮文化的丰富内涵,他指出,醒狮和其他舞狮不同之处在于,醒狮是以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代表,舞狮时要舞出人物的精神。

儿童被竹编灯笼吸引

  城市古迹熔铸了深沉的家乡情怀,是时间和历史的伟大见证。亲子携手,用脚步丈量荔城古迹,老一辈重拾古城文化记忆,让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古建筑,感受其中独特的气息,能够增强他们珍视文物、爱惜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而在“非遗”集市中,“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趣味十足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让群众亲近“非遗”,参与体验“非遗”项目,有利于增强群众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非凡。

“非遗”剪纸

  “通过本次打卡和非遗集市体验活动,加强保护和传承荔城街的古迹和城市风光,让老城区的历史记忆在美丽经济发展中焕发新活力。”荔城街科教文体旅游工作组负责人王雅表示,在日常工作中,荔城街针对文物的保护设置了专门的文物监督员,他们会定期进行巡查和监护,并将文物状态通过APP 程序上传,及时更新文物的情况。

亲子拍照打卡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婷婷 郑景宇 文/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