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有一些患者发现排便时有肿物从肛门脱出,便以为是痔疮或者脱肛,去医院检查后被医生告知是肛乳头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肛乳头瘤?
肛乳头瘤,又称肛乳肥大或乳头状纤维瘤,是一种肛门常见的良性肿瘤。是正常肛乳头因急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而出现纤维化增生所导致,属于中医“悬珠痔”范畴。肛乳头肥大的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肛管处感染、外伤或刺激所致,如慢性肛裂、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或大便干燥硬结。该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因其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故常被忽略,随着瘤体逐渐增大,排便时会时常脱出肛门,并引起瘙痒、出血、疼痛等不适。
肛乳头瘤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饮食习惯,或者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导致的。经常饮酒,经常吃辛辣,或者是生活不规律,经常便秘的病人,包括腹泻的病人,经常刺激肛门,所以导致肛门受到刺激,肛门会痉挛,局部就会导致正常的肛乳头出现增生肥大,所以就会导致这个病的发生。
肛乳头瘤的症状是什么?
1. 肛门不适感:初起肿大的肛乳头被粪便推压脱出肛门外会有肛门坠胀及灼热感,肿大的肛乳头刺激齿线和肛管,患者会有排便不尽、肛门瘙痒不适以及异物感。
2. 肛门潮湿:肿大的肛乳头反复刺激肛窦,使肛腺分泌增加,可引起肛门潮湿瘙痒。
3. 肛乳头脱出:瘤体大小不定,形状也不一,有的只简单增长,有的乳头顶端不大,有的相当肥大,肥大的乳头极不规则突起,一般长约2~3cm,甚者直径可达6~7cm,肛乳头长到一定程度,大便时能脱出肛门外。一开始大便后能自行回缩于肛内,后逐渐需用手推方能回缩入肛,甚至长期脱出肛外。
4. 嵌顿:若脱出的瘤体不能及时回纳肛内,则会发生嵌顿,嵌顿后,水肿、疼痛均剧烈,患者会行动不便,坐卧不宁,甚至大小便均困难。
5. 出血和疼痛:若大便干结,可见手纸带血、滴血及疼痛感,疼痛会向会阴及骶尾部放射。
如何鉴别诊断肛乳头瘤?
1. 痔:内痔痔核可以脱出肛门外,痔核一般呈紫红色,表面黏膜充血糜烂易出血。而肛乳头瘤表面灰白色,圆形或三角形,有蒂或无蒂,肿物表面为皮肤组织不易出血。
2. 直肠息肉:直肠息肉表面是淡红色的黏膜,呈圆球形,有蒂或无蒂,易出血,无痛,多见于小儿。肛乳头瘤表面灰白色,圆形或三角形,不易出血,多见于成年人。
3. 肛裂:疼痛较重,可呈周期性疼痛,排便时加剧,易出血,色鲜红,溃疡周围会有结缔组织性外痔形成。
4. 肛管直肠癌:可见肛管直肠内肿块,一般呈菜花状,质地硬,不易活动,伴有便血和黏液脓血便。
肛乳头瘤的危害
肛门不适:患者在疾病初期会有肛门胀痛的感觉,肛门处的头瘤还只是个疙瘩,没有恶化的现象,但是容易出现肛门瘙痒导致细菌感染肛门引发炎症刺激头瘤恶化。
不良反应:该疾病不仅干扰患者肛门的正常功能,而且还会引发很多不良反应,肛乳头瘤及炎症可刺激出现排便不尽感、下坠感甚至里急后重;患者出现排便困难,还会引发肛门有大量分泌物产生,诱发细菌感染,引发肛门湿疹出现,致使淋巴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淋巴结肿大,出现肛门疼痛等。
嵌顿:由于肛门内存在异物所以患者会出现肛门异物感,长期下去,会出现肛乳头瘤逐渐充血肥大,由于患者肛门部位来摩擦,会出现肥大头瘤破渍的情况,导致头瘤出现变肿变硬发生嵌顿。
肛乳头脱出:随着肛乳头的体积不断增加,导致患者在排便时出现脱出的现象,体积较小的还可以自动缩回肛内,但是体积较大会出现直接脱出,如果长期脱出肛外的肛乳头瘤,成为病菌繁殖的良好场所,炎症由于疾病感染作用在肛门部位,出现分泌,导致肛门出现失禁的情况出现,长期不治还会诱发肠道癌。
如何治疗肛乳头瘤?
1. 中医内治:本病的发生多因湿热下注、肛门热毒、阴虚内热、气虚下陷所致,故应以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滋阴清热、扶助正气为原则,根据不同病因辩证施治。
2. 中药熏洗:选用苦参、金银花、当归尾、五倍子、乳香、没药、夏枯草、白鲜皮等中药煎汤熏洗,等药液温度下降至适宜再坐浴15分钟。
3. 外敷药物:用清热解毒中药膏外敷,多适用于肛门灼热、下坠不适者。
4. 手术:经药物治疗后,症状不能明显改善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肛乳头瘤切除术、电灼法、结扎疗法、超声刀切除。
供稿:肛肠科叶细杰
编辑:宣传办叶鸿銮
审核:宣传办石浔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