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卫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报告,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到56万,发病率已跃升至第二位。
一提到做肠镜检查,大多数人都直皱眉,害怕疼而不愿做,有的人检查前还会紧张、抗拒,然而,这种心态对于早期筛查来说非常不利,同时也给普及肠镜检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现在邀请亲身经历过肠镜检查的小伙伴,跟您聊一聊关于肠镜检查的那些事:
仅次于妇科检查的,最尬第二
不管男女,都不是那么好意思把自己的“白月光”露给医务人员看。年近45岁的小帅,用了几乎两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大便性状有变,肠子里有东西?是癌吗?”
“麻醉后会不会说胡话?”
“家里那个不靠谱的,万一我有事,孩子怎么照顾?”
“不能给爸妈知道,我可以挺住的!”
“万一有事,工作怎么办,还有贷款没还完!”
焦虑了好几晚,想过无数可能,一咬牙、一闭眼,不管了,赶紧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检查需多步
肠镜检查确实不同于其他检查,例如只需要空腹,或是听几句简单的指令,等机器扫描就可以完成的,还要经过一整套如同“取真经”般的流程,这也是肠镜体检普及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1、术前检查
做检查前,经过一轮主诊医生的宣教,告知如果发现息肉或肿瘤的处理方式,然后抽血检查,如被检查出传染病阳性的患者,医务人员会做好知情告知,并把检查时间安排在靠后的时段,以便做好消毒和隔离。
2、漫长的肠道准备
肠镜前一晚,8点开始,就要喝泻药,妥妥地冲服2L液体,为了防止呕吐,少量多次,喝着喝着,感觉就来了,排山倒海,如同孙悟空用金箍棒搅动东海一般,来回数次,最后按医生的说法是达到“无渣”效果。还好为了准备做肠镜,从一天前就吃些易消化无渣的食品了,最后双腿发软,摸墙出厕所,完成肠道准备。
3、患者的尴尬,他们是懂化解的
报完到,工作人员会询问是穿开洞裤,还是盖毯子,并告知麻醉后更换裤子一定要小心,防止跌倒。原来患者的尴尬,他们是懂的,瞬间心情好了很多。
麻醉医生常规问诊后,千言万语化作成一个托付的眼色传递给陪检家属,就进去检查了,很快在麻醉的作用下,睡着了,啥感觉都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医生拍醒我说:没事,肠道功能各方面都很好,听完这句,又含笑睡着了。估计15-20钟,又被叫醒,这一觉肯定是我近两周睡得最好的,还有点晕,慢慢扶起来,再坐一会,防止跌倒。
检查后的感受
心理和身体上的净化和通达,近两周的焦虑和抑郁一扫而空,所以说病从心起,有不舒服还是要及早就医,前面检查受到一点点磨难都是值得的。之后坚持健康生活,不抽烟少喝酒,早睡早起,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没有大便性状异常、便血和黑便,就可以心情愉悦地等待下一年的体检。
搭伴检查,发现有问题,可能不是巧合
听同事说,几天前和朋友一起去做肠镜了,幸好做了,当场切除了几粒息肉,好可怕,迟点可能就癌变了。
一问其实他已经纠结了很久,因为日常他就有便秘以及偶尔腹泻的情况。跟朋友一起做肠镜,除了缘分,还可能是存在症状上的“共鸣”,一起发现异常也成了大概率事件。此后的第二年他又去做肠镜了,又切了几个小息肉。
对于这种多发息肉体质的人群,医生建议一定要坚持定期的大便常规、肠镜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做肠镜的频率
有一中年亲戚因为工作需要应酬,时常三餐不定,烟酒较多,但体检项目每年都不落下,说认真规范的体检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每年的肠镜还会选择非无痛的,他说医生技术好,护士还会安抚情绪,早上喝一口水服用高血压药后,整个检查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情况。近期他说朋友也要做肠镜,想一起来做,却发现距离上一次检查还不到8个月。医生婉言谢绝了他,不要来占用医疗资源,无特别异常症状,根据医生的初筛判断肠镜一年一次即可。
如果你已经是45-74岁
可以参加正规的“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
赶紧给自己安排上吧!
来源:广医肿瘤医院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