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榄核:五个聚焦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南方+ 记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任务。近年来,南沙区榄核镇以开展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为契机,结合本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匠心打造精品示范项目,以点带面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抓手、人才为核心、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组织建设聚合力,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全面建强“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综合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组织架构,在全镇设置功能型网格党支部87个,划分网格党小组305个,将2700多名居住地报到党员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活动。

2023年上半年,镇内各级党组织收集解决群众微心愿300多个。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精心策划专题教育片《党旗下的冼星海》,组织创作原创歌曲《星海之声》,精心编排致敬冼星海的大型原创诗歌剧《大海的回声》,教育引导全镇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聚焦产业培育增动能,繁荣乡村振兴之“根”。坚持“党建搭桥聚力、乡村搭台共创”的思路,联结各种力量组建党建联盟,推动各类资源在联盟内部有效对接。因情施策扎实推进牛角村兰花种植基地,湴湄村云纱星韵香云纱产业园、岭南盆景产业园,甘岗村利泰农业园,大生村现代渔业产业园,子沙村“星海水乡四季文香”文旅项目等示范性项目建设,多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收”。

湴湄村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

聚焦生态宜居美环境,塑造乡村振兴之“形”。积极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多次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投身到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近两年共投入10.07亿元对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施查漏补缺一、二期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河涌整治,稳步推进镇内四六直涌、甘岗新涌等河涌清淤、护岸及生态修复工作。积极倡导垃圾分类新风尚,对辖区内47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入5G云端智能分类督导监管系统。目前,全镇23条村均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以及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

聚焦文化发展促繁荣,筑牢乡村振兴之“魂”。镇党委规范打造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按照阵地资源应融尽融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镇24个村居创新打造党建大喇叭445套,不间断播报党建、农业科普、优生优育、法律法规等信息,让党的声音成为传播前哨、走在治理前列,给乡村振兴带来潜移默化的持久动力。深挖星海精神的时代内涵,组织创作诗歌剧《大海的回声》,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入选市委宣传部“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展演“经典剧目”,并于3月23日在中山纪念堂成功演出。

榄核镇党委创新打造党建大喇叭宣传平台。

聚焦人才建设激活力,培育乡村振兴之“人”。榄核镇强化党管人才工作,选优配强全镇23条村136名村“两委”干部,实现村“两委”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女性书记比例提升,干部平均年龄下降。创新开展镇级中青年干部职工培训班、农村党员大轮训、农村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等,邀请高校专家教授结合镇情实际专题讲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筑牢农村党员信仰基石。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育管理机制,对全镇220名村“两委”后备干部落实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培养措施,筑牢人才队伍蓄水池。同时,每个月组织有关人员,到一条村开展党校分教点观摩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乡村工匠”工程和“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羊城行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榄核镇委党校举办中青年干部职工培训班。

【撰文】余妍玲

编辑 程钰琳 崔格僖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