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潮州市湘桥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新征程湘桥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带领全区上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打造更加繁荣美丽的中心城区,奋力谱写现代化湘桥新篇章。
湘桥区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董志豪 摄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50亿元
“半年来,我们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发展预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湘桥区委书记曾俊喜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上半年,湘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42亿元,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亿元,增长11.1%。
发展动能加速汇聚——湘桥区整合国有资产2063万元,融资4000万元,累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9个。首创“驻·聘联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企服务员和政府经济顾问作用,协助企业解决各类“卡脖子”难题167项。用好市第二批下放镇街94项行政执法职权,推广应用“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湘遇·湘约”人才服务品牌,新建博士工作站4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21名。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湘桥区加强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官塘桥闸重建工程等2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2亿元。顺利推进潮州陶瓷文化创新示范基地项目、金妮宝(潮州)健康生态产业项目等,工业投资增长11.1%,技改投资增长34.4%。签约招商项目36个,总投资约31.5亿元。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4598户,完成“个转企”全年任务的61.4%。抓实企业升规上限,全区商贸企业上限成熟度达292.3%,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
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深入推进绿美湘桥生态建设“六大行动”13项重点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361株在册古树全覆盖投保,打造古城“一巷一主题、一巷一植物”绿美示范点。以“零容忍”态度清拆违法建(构)筑物114宗,拆违面积达2.1万平方米。启动古城区“撤桶并点”垃圾分类工作,打造28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改善优化人居环境,4个镇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120个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及以上标准。
成功举办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许钰敏 摄
镇海楼重现潮州府治历史荣光。郑坚 摄
文化魅力日益彰显——文化强区建设扎实推进,花灯节、焰火秀、文创集市、“青龙庙会”巡游等文化盛宴带旺古城文旅市场。成功举办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廖厝祠等文化地标加快建设,镇海楼重现潮州府治历史荣光。实施非遗工美人才培育和文化文艺育苗计划,成立各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36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210人。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线中转站修缮项目完成建设。
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线中转站修缮项目完成建设。湘闻供图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超2000人次。实施教育、民政、医疗卫生事业提升计划,城西中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区疾控中心挂牌运作。广东“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累计认捐超2.74亿元,创历史新高。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建成居民议事厅40个。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稳控信访重点人群,破获九类涉黑恶案件18宗,打掉普通团伙7个,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下半年突出实业强体实现“质”“量”提升
湘桥区也清醒看到,当前区域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发展活力差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多的问题仍然突出。
“面对差距,我们不能自我设限、自甘落后;面对机遇,我们更不能瞻前顾后、坐等观望。”曾俊喜表示,湘桥区将坚决扛起首善之区的使命担当,抢抓利好政策机遇,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把短板一项一项补齐,不断打牢基础、厚植优势、激发动能,一步一个脚印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具体而言,湘桥区将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建强产业集聚园区平台方面,湘桥区树立“一个大园区”经营理念,抓好南山分园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官塘园区、铁铺瓷泥产业转移园区2个特色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功能,探索园区公司化运作。实施瓷泥行业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有序推进瓷泥企业入园发展。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坚持“亩均论英雄”,提升入园项目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降低企业用地、用能、用工、融资等成本,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支持企业增资扩产。
湘桥区还将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持之以恒把短板变为潜力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其中,为培育乡村产业,湘桥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持续推进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充分发挥9家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全面培育“一村一品”项目,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延长官塘牛肉、磷溪卤鹅产业链和价值链。因镇施策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官塘中心镇、意溪特色镇以及磷溪、铁铺2个专业镇,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文化和旅游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的重要内容,湘桥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实施“十个一”工程后,陈桥村变得美丽整洁。姚佳烁 摄
如何延伸文旅产业链?湘桥区计划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景区景点串珠成链,使“古城游”“乡村游”相得益彰。发挥陶瓷、婚纱礼服产业优势,打造工业旅游线路。培育非遗研学、体育康养、自驾车露营等一批更具参与性和沉浸式体验的乡村文旅项目。依托丝路文旅发展合作联盟,加强与泉州市鲤城区的沟通对接,实现互促共赢。与深圳市福田区合作开展“福桥联动文化游”,促进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桥东街道社光村创新探索“文旅+休闲+教育+体验”多元化发展新模式。董志豪 摄
此外,湘桥区将创新文旅消费业态,结合“灯光秀”和潮州传统民俗文化策划大型表演秀,打造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创集市品牌,吸引游客留在潮州。加强茶馆茶舍等市场主体经营模式引导,丰富舞台表演形式,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观众消费需求。优化提升牌坊街经营主体品质档次,推进东平路美食休闲街区建设,规范提升昌黎路、义安路、西马路业态,汇聚餐饮美食、优质零售、娱乐休闲等特色品牌店,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撰文】董志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