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艺术=?“问题演绎”展览在深圳开幕

南方+ 记者

当科学与艺术融合,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反应?

7月23日,一场名为“问题演绎”的展览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展厅AIRSpace开幕。

开幕论坛现场。

该展览展出31位科学家与10位艺术家合作的19件作品,在“虚实接驳”、“地空堆栈”、“考古未来”三个展区中构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议题,从哲学伦理的维度,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语境层面,探索人机共生、算法治理、技术中立等内容,引导技术正向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

“问题演绎”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以下简称“AIRS”)主办,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出品,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机构,AIRS常务副院长、特种机器人中心主任丁宁与当代艺术家沈少民担任展览总策划。

据介绍,该展览接下来将作为AIRS常设展览对公众开放,具体开放时间等情况,可关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

“问题演绎”展览现场。

在当天的活动中,AIRS对外开放测试场,带领观众走进科研人员工作现场,参观基础设施检修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微纳机器人、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智能低碳等项目,近距离感受科技的力量与温度。

开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趣城工作室创始人和主持设计师张宇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费俊、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与论坛主持人丁宁围桌探讨科技向善、人与科技的关系等话题,并讨论探索科学与艺术联合的更多可能性。

AIRS对外开放测试场,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的力量与温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AIRS院长徐扬生通过线上分享他对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想法,徐扬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无法分割,二者应该互相学习。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跟艺术的联动,创造出更多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南方+记者 孙颖    

通讯员 蔡雁欢

编辑 王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