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野泳!防溺水,为孩子转发!

端州发布
+订阅

近期

溺水事件多发

6月18日,湖北荆州洪湖两个中学生在水塘边洗脚,一人落水,一人施救也惨遭危险,最终双双溺亡。

7月1日,为救4岁落水孩童,温州15岁少年溺水身亡。

7月5日,浙江宁波鄞州区横溪镇孔家潭村,五个十六七岁左右的年轻人结伴前来游泳,结果其中三人溺水,三人都是外地人。落水三人全部被救起后,并第一时间送医院急救,后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7月5日晚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一大坝下游正在泄洪,附近有大量市民站在岸边围观和玩耍。此时,一名儿童突然掉进水中,旁边已经站在水中的一名男子尝试营救未果,孩子随后被水冲走。落水儿童6日早上被打捞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

……

警方提醒:又到夏天

务必看管好孩子

拒绝野泳,注意安全

随着中小学暑假的到来,清凉的水边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消防部门提示,野外水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尽量不要进行野泳,以防意外发生。

在广西南宁邕江沿线水域,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野泳。在此义务巡视水域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一些人不太熟悉这里的水情,或受暗流、尾波等影响,极易盲目进入深水航域。海事、航道养护中心等部门还在桥墩显眼处设置了大红的提示信息,提醒大家不要在通航水域游泳、划艇。

南宁市冬泳协会副会长秦晓辉说:“水撞击这个桥墩,形成暗流和漩涡,第一次来的人,贸然下水,很容易被漩涡卷进去。临时起意,不带浮力装备,也是最容易出现这种伤亡事故的。”

志愿者告诉记者,野泳过程中,隐藏在激流中的杂物,也会对游泳者造成威胁。

在河北石家庄,在多个水域,岸边的栏杆、墙上多处都贴有“水域危险,请勿靠近”“水流湍急,小心溺水”等警示标语,但仍有不少市民忽视这些安全提醒,带孩子在河边嬉戏,有些还穿戴泳具下水游泳。

消防部门提示,野泳水域内常出现暗流、淤泥以及水草等异物,而且个别水域地形复杂,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尽量不要到没有救生员值守的野浴场游泳,以防意外发生。

如遇到溺水 如何自救?

每年暑假前,各地都会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中小学生不要参与野泳,如遇到溺水,要学会自救。

据了解,大部分的溺水事故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水库、河道、池塘等野外水域。一些水域表面看起来水深较浅,水流不快,但实际上水底情况复杂,往往是到了水中,人才发现危险。那么,在游泳时如果不慎溺水,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进行自救呢?

石家庄藁城世纪大道消防站站长刘兆青表示:第一时间要保持冷静,采用肢体或者呼喊的方式向岸边发出信号。其次身体蜷缩,采用仰面法将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以便能够进行呼吸,呼吸的时候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这样的话能使身体尽快浮出水面,等待他人施救。千万不要站立踩水或者将手上举拼命挣扎,反而会使下沉的速度更快。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专家还作出了科学救援的正确演示。

刘兆青说:如果他有意识有心跳的情况下,要采用侧卧位,也就是复原体位,使他保持呼吸畅通。如果是无意识无呼吸但有心跳的情况下,我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或120指挥中心的指导下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无意识无心跳同时无呼吸的情况下,要进行整个的心肺复苏过程,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AED进行体外除颤。

暑期防溺水这些安全知识请牢记

暑假是溺水高发期

牢记这些知识

关键时刻能救命↓

再次提醒广大家长

务必教育、监管好孩子

远离水库、池塘等野外危险水域

不要私自去危险水域游泳戏水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转发!扩散!周知!

资料来源:河南共青团 共青团中央 都市快报 成都商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央视新闻 河南疾控

编辑:黄咏欣

编审:伍泳燕 李欣颖

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