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些糯叽叽的“古早味”,满满的童年回忆!

东莞发布
+订阅

图源:前进要暴富/小红书

要说让东莞人记忆犹新的食物

一定少不了从小吃到大,

早餐、加餐、下午茶...都会吃,

只要闲着没事嘴馋

就会想吃的「莞式糕点」

这些古早味, 让大家熟悉又怀念

如今很多地方

都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

但懂吃、爱吃的东莞人

总知道它们藏在哪里!

 

“淘宝”市场里的老宝贝

细村市场作为东莞人公认的“批发地”,有着各种各样的神奇宝贝,尤其是市面买少见少的各种糕点,在这里都能找到。

穿梭在大棚下的弯弯绕绕里,就能看到这家开了二十来年的老档口,专卖老式糕点,香蕉糕、松糕、冬团、艾角...很齐全。

图源:肉丸不嘟嘟/小红书

图源:美食先锋队

这些糯唧唧的老式糕点,都是东莞人的童年代表。尤其是香蕉糕,两口一条停不下来,虽然没有什么馅料,但是甜中带着糯唧唧的口感,遍布在以前的各种面包店早餐档。

而松糕、冬团、艾角则是每逢重要时节,家里桌上都会出现的一项。每次到了它们该出现的时候,心里总觉得已经吃腻了,手却忍不住去拿,嘴巴更是停不下来。

图源:菠萝bo双黄蛋/小红书

图源:美食先锋队

貳 

芹菜塘里三十多年的无名糕点

糕点地图第二站,一定是这家老街里的无名小店。

这里专卖糕点 ,几十年的“老字号”,需要到深巷里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

图源:小熊可可茶/小红书

水晶糕、奶黄角、蛋黄煎饼...都是东莞人最熟悉不过的糕点零嘴。

印象里,它们是长辈逛菜市场后顺路捎带回家来的小惊喜,甜甜的、糯糯的,夏天的时候吃最是凉快。

图源:珍妮吃八方/小红书

图源:前进要暴富/小红书

叁 

名字是属于东莞人的暗号

菜市场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件只有东莞人才能喊得出名字的糕点,虽然其他地方或许有同名的糕点,但它们在每座城市的样子,却又多少有着不同。

图源:半匹野马/小红书

像这种菱形的小方块叫做麻葛,是传统的糕点。

在许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多数是过年才会吃;但在老一辈的眼里,这是属于他们年代的小零嘴。里面有实在的花生颗粒,绵软的口感越嚼越香。但现在,想吃麻葛得要特意去寻找,没有八九十年代那会儿那么常见了。

咸狗脷,又叫“狗舌头”,是很多爷爷辈的最爱,当做早餐或是下午茶跟邻居下棋的小零食。

咸狗脷的口感是韧韧的、带有嚼劲,口味带咸还藏有花生颗粒,跟麻葛有点相似。

肆 

校门口旁的早餐店也是“宝藏”

这家在莞城校门口的早餐店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里面的糕点许多人更是从小学就开始吃,毕业后还是会偶尔过去“帮衬”。

在这里,吃的更多是回忆,是这一份独属于东莞人的“莞味情怀”。

图源:Peachybabe/小红书

这里的招牌番薯糕、眉豆糕、马蹄糕,可以说是全家最爱,每次早上都要趁早来买,来晚了常常售罄。

毫不夸张地说,吃过的人十个有九个会推荐这家早餐,味道好还是其次,人情味和回忆是主要的。手工做的传统老味道,真材实料的大块糕,3块钱就能拿下。

图源:Peachybabe/小红书

还有家楼下的老字号小店,也总能吃得上一些有时间沉淀的糕点味道。而这一家,开在茶山旧街40多年的年代感小店,除了一些日常的传统小吃、糖水,还有一款香芋糕,也让人印象深刻。

裹满花生碎的香芋糕软糯饱满,是每次回到家都要来上一份才舍得上楼的味道,是吃十多年、二十多年都不腻的“家常味”。

图源:荔枝肥锤/小红书

街市里总有一个糕点档口

花园新村市场里的糕点档,可以称得上“便靓正”,人均2元。这些传统的手工糕点真的是“古早味”,糕点种类丰富,白糖糕的冰凉清爽、钵仔糕的糯唧唧......

图源:立青青吃饱了/小红书

微微甜的口感,没有哪个小朋友能够拒绝!即使妈妈每天去菜市场,都总能带回来不重复的。

图源:前进要暴富/小红书

在石龙沙头角,有一家街口杂货铺,里面的钵仔糕几乎是路过的人都会人手一只。上面的红豆最显眼,5元就能买8个,一口一个很过瘾。

图源:美食先锋队

藏在横沥中心市场的一个角落,有位婆婆摆的小摊子,琳琅满目的糕点也是周边街坊的爱。

婆婆卖的东西就几样,软糯的老式糕点,一如小时候的味道,也一如小时候的物价,几块钱一大块,来菜市场买菜路过的总要带上几件走。

图源:是雨荷吖-/小红书

不止街市,夜市里也有隐藏的的老式糕点。在麻涌创客坊有一档阿叔传统糕点,十几款糕点都是阿叔亲手做,一个大圆铁盘装满颜色鲜艳的糕点,招牌桂花糕是大家排长龙都要买的。

看似朴素、平平无奇的糕点,主打就是一个料足实惠又怀旧。

图源:脑子日常不在线的Kim/小红书

图源:文森特看世界/小红书

东莞老式糕点是一如既往的实惠

是印象里的古早味道

尽管越来越难找

但拐进街市小巷还是能发现

大家还有什么老式糕点或店铺?

留言告诉阿莞吧~

统筹:市委网信办

来源:东莞发布(本文图片已取得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否则将承担侵权责任和赔偿义务)

策划:林文乐 、李秀莹

撰稿:佩奇

编辑:李秀莹

校对:钟欣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