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工改”联动:中山大岑河的治理新策|源头治污深调研④

南方+ 记者 雷海泉 叶志文 2023-07-24 09:08

夕阳西下,被太阳晒得炽热的地面渐渐降温,位于佛山市和中山市交界的中山市黄圃镇大岑村北堤也逐渐热闹起来。大岑河畔的碧道和空地上,散步、遛狗、跳广场舞的市民慢慢地多了起来。一年前,这样的场景在村中难以想象。大岑村是佛中家电产业“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发展起步早,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治理机制,以大岑河为主的村中水网逐渐受到污染,大岑河一度出现劣Ⅴ类水质,河涌散发的臭味在岸边数米外依然能闻到,一河两岸居民避而远之。

从2021年起,黄圃镇实施大岑河水污染治理行动,拆违建、建管网、净河面、清淤泥、修岸线……经过初步治理,大岑河已基本消除了黑臭水质,河岸上沿河修建了碧道、小广场和停车区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和活动空间。

为将大岑河的黑臭根源连根拔起,黄圃镇正结合大岑片区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全面治理污染面源,完善大岑河流域污水管道网络,建立从收集到处理的污水处理全流程链条,彻底扭转大岑河水体黑臭局面。“治水”与“工改”,一场水清岸绿的新探索正在大岑河展开。

黄圃镇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张传辉(左)介绍“治水”与“工改”的联动情况。 南方+ 叶志文 拍摄黄圃镇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张传辉(左)介绍“治水”与“工改”的联动情况。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龙舟再现大岑河

时近中午,一艘船身上写着“黄圃水政”的快艇在大岑河上逆流而上,不时停下,清理河面上的水草和生活垃圾。

定时巡查和清理大岑河面已成为黄圃镇水务事务中心的一项固定日常工作,为的是巩固大岑河一年多的治理成果。

大岑河(又名大岑沥、华口沥),位于黄圃镇东北部,起始于桂洲水道大岑头水闸,止于大岑尾水闸,以河涌中线为界,南岸属中山市黄圃镇管理,北岸属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管理。总长度4.3公里的大岑河,河面平均宽度35米,两岸民居密布,从岸边向内陆延伸,居民区逐渐过渡至厂房林立的工业区。

在佛中两地家电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大岑村内聚集了大批家电制造及配套生产企业,其中不少是作坊式的散小企业。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口,刺激了村中人口消费。随着消费需求增长,大岑河边上由违建改建的肉菜和小商品商铺沿河开设,越来越多。

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和处理网络不完善,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大岑河,导致河道水质不断恶化。富营养化的水质让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快速生长,造成了河水流动不畅,进一步加剧了淤泥淤积和水质恶化。“水浮莲长满了河面,水体黑臭,下雨的时候气味更重。”家住岸边的村民梁先生对大岑河的原貌印象深刻。

2021年,中山吹响水污染攻治理坚战的号角,黄圃镇也以此为契机,拉开了大岑河治理的大幕。黄圃镇联合容桂街道,对大岑河开展“清漂”专项行动,对河涌水面漂浮垃圾、水浮莲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时,通过镇村联动,黄圃镇治水专班启动大岑河“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大岑河黄圃段沿岸建筑物进行全面摸查,制定清拆方案,逐一清理沿岸违建,消除沿岸的直排污染源。对于清理出来的空间,黄圃镇见缝插绿,建设碧道、停车场、小广场等设施和场所。系列组合拳下来,大岑河的污染源减少了,水动力更充足,河岸环境得到提升,一条更健康、更美观的大岑河重现在村民眼前。“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大家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李先生十多年前来到大岑村,如今大岑河的变化让他感到欣喜。

大岑河治理给村里带来了更多新变化。大岑村与佛山市顺德区华口社区隔河相望,大岑河是两地的沟通纽带。端午两地联手举办的龙舟活动,曾是两地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此前受疫情和河涌水质影响,大岑河游龙舟活动已停办3年。今年端午前夕,华口社区与大岑村再次联手扒龙舟,15条彩龙在大岑河上畅游,让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再现。

联动“工改”,在“大破大立”中寻找治水新策

驾车由黄圃镇大雁大桥进入大岑村,从桥上俯瞰,桂洲水道岸上一片被集中清拆和连片平整的区域,在周边密集的厂房和居住区中显得尤为突出。这里是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第一阶段区域,面积超过1000亩。这也是大岑村乃至黄圃镇的另一场攻坚战的主战场。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是中山市“工改”千亩连片重点项目之一,计划分三阶段推进,定位打造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桥头堡、示范区。

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在工业污水处理方面,该片区作了充分规划。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是大岑村产业结构重构升级的机遇,也是人居环境升级新起点。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主要分布在大岑村南部,这里是大岑村工业企业的聚集区,园区面积超过3000亩,原有企业超过340家,其中以锌铁硼简易厂房为生产空间的散小企业不在少数。

2022年1月,在中山“工改”的号角下,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启动了历时一年半的搬迁腾挪、招商引资、土地整备等“工改”工作,目前项目一阶段的1061亩已完成土地平整,新项目也已陆续落地动工。与原来的作坊式散小企业相比,新引进项目均是亿元以上项目,主要聚焦智能制造和智能家电等领域。

大岑片区的“工改”局面逐渐被打开,这也为村中的“治水”工作打开了新的突破口。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在工业污水处理方面作了充分规划。黄圃镇“工改”专班工作人员占义飘表示,园区将规划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主次污水管网。未来,园区中每一个企业都需配备污水预处理系统,园区还规划了共性工厂,为特殊行业的高污染环节提供污水处理服务。

大岑片区连片清拆和重建的模式让黄圃镇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张传辉看到了根治大岑村未达标水体的希望。“大破方能大立!过去只能一家一家企业地去做工作,治理工作难以成‘面’。”如今,在连片改造的背景下,整个工业片区按照整体进行规划,未来每一个企业都按照排污标准进驻,统一接入管网,治理更为彻底。

目前,黄圃镇治水专班正密切与“工改”专班对接,抓住“工改”契机,多部门联合对片区乃至全镇范围内的企业进行重新摸排,开展执法,依法劝离和淘汰低效污染企业。同时,“工改”专班与镇工信部门、治水专班对接,摸清现状管网与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正设计的管网路由,合理规划布局,在园区内重新铺设排污管网,并统一接入市政排污管网,确保污水统一集中、统一管理。

今年5月,黄圃镇大雁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项目已选出建设单位,主要服务范围为大岑围、大雁围及三乡围等区域,日处理量达3万立方米。未来,随着污水处理厂建成,大岑村将形成从收集到处理的完整链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也有望成为现实。

【编者按】

如果将水污染治理工程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中山市政污水管网就像这棵树的树干,它是运输污水的关键通道。但是,对于不断汲取水分的参天大树而言,发达的根系,同样不可或缺。

如今,渗透到农村、小区、厂企、鱼塘、大街小巷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就是这棵“大树”不可或缺的根系。今年以来,为正本清源,中山深入摸排城镇、农村、小区、厂企、城市面源、农业面源等六大污染源,查漏补缺,从根源上破除水环境污染的难题。

一张“六污同治”的工程版图,在中山各镇街徐徐展开。南方+记者将深入镇街一线,蹲点观察,从细微之处揭秘,中山治水“攻坚战”如何在基层打响。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李姗恒
278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视评
+音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South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
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