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成龙3年发了33条微博,其中11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音
+ 订阅

+音 | 成龙3年发了33条微博,其中11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00:00/00:00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添加合集

我是无意间点进成龙微博的,却意外目睹了一场场告别。

李玟过世的那天,成龙发了一篇悼文,念她的笑容和魅力,叹她的遭遇和病痛。

接着往下翻去,才发现这样的告别,已是成龙生活的常态。

只说最近3年,除去宣传电影,他一共也才发过33条微博。

可其中11条,都是在悼念友人的去世。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每一次友人离去,成龙都认认真真写下悼词。

一次次回忆,一次次怀念,这些告别,竟残忍地构成了他微博的三分之一。

这是多么残酷却无奈的现实:

人生半坡,真的就是一个不断失去,不断告别的过程。

1

上学时读过梁实秋的一篇文章。

他说人的年纪跟钟表上的指针一样,移动得那么慢,慢到你根本不觉得时间在流逝。

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有两个变化让人不得不注意。

一是有讣闻来了。

曾经的朋友,竟不止一个地先走一步。

二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大批的年轻人。

个个满面春风,昂首阔步的,恨不得四处展示他们的青春。

“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

当年读到这一段,我毫无感觉。可好像就是最近这几年,很多事都开始变了。

从小看的电视节目停播,喜欢的主持人病故了。

以前如日中天的歌星影星过气了,追过的球星退役了。

一开始还觉得那只是些意外,后来猛然发现消失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月都有认识的名字变成黑白,我们好像每一天都在告别。

而陌生的面孔也如雨后春笋。

热搜上全是不认识的明星爱豆,网上铺满看不懂的热梗和流行词。

看运动比赛,发现那些优秀得让人敬佩的运动员,都十分年轻。

这让人不得不承认: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是在慢慢拱手让出这个世界,就像很多年前,我们的父辈祖辈拱手把世界让给我们一样。

2

上个月,有个学生时代很交好的师兄难得来电,约着见了一面。

已经记不清具体有多少年未见了,再看到他,心里一惊。

他看起来太疲倦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是带父亲来看肠癌的。

我紧张地安慰,笨拙地劝他宽心。他摇摇头说道:“我已经学着看淡了。”

一个月以前,一起长大的表哥突发脑溢血去世,大姨全家都垮掉了。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竟已到了身体如此脆弱的年纪。

随后,一直看上去很健康的父亲,突然被查出了癌症。他忙着跑医院,找医生,安顿父亲,还要兼顾工作。

恍惚间忽然想起,三十岁之前,好像一直在参加朋友的婚礼,朋友孩子的满月宴。

但到了一定年纪,开始参加的,竟然是葬礼了。

亲戚的、朋友的、朋友父母的,有些根本来不及告别,他们就离开了。

人生的前半段全是迎来,后半段却多是送往。

我忽然明白了那个在站台望着故友们一个个远去的背影,却久久不舍离去的男人。

因为不知道这一面见过后,再相会又是在何时。

一直以为告别是有仪式的。

一个离别的拥抱,一顿喝得烂醉的散伙饭,或是互诉衷肠的大哭一场。

可后来才知道,中年以后,很多告别其实都是悄无声息的。

人生的遗憾莫过于此:

到了不断接受失去的年纪,我们却始终没有学会好好告别。

3

时间真的很快,余生原来根本不长。

年轻时总有错觉,觉得未来还太远了。

慢慢来吧,一切皆有可能。想做什么事,不急,以后还有大把时间呢。

可走过中年才知道,时间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耐用。

你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错过了那个时刻,或许真的再难拾起。

想见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离去的名字,无法挽留,只能目送。

等时间,永远都没时间。

既然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那就现在种。

想做的事如此,想好好珍惜的人更是。

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每一天,好好说话,好好交心。

余生太短,你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错过、失去、离开。

眼睁睁错过一切,再懊悔地跳脚,那才叫亏得可惜。

每一个不尽兴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句不曾说出口的爱,都是给未来留下的遗憾。

共勉。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主播】安思仪

【录制】陈明记

【校对】蓝淑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洪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