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中新镇五联村聚焦产业兴旺,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中新镇五联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中部,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56亩,生态林面积1323亩。全村共有17个自然村,30个经济合作社,共户籍人口1357户,人口数约有4800人,流动人口350人,是中新镇农村户籍人口最多的村。

《鸟瞰五联村》 崔冬梅/摄

  五联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白洞森林公园、白洞水库、仙人骑鹤、高车十二角炮楼、赵屋十二角炮楼、荷岭路凉亭等景点。

《碧水蓝天在白洞》 高飞霞/摄

高车十二角炮楼

赵屋十二角炮楼

荷岭路凉亭

  今年以来,中新镇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五联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先进典范,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其丰富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及聚力推动“一村一品”产业成规模,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乡村美起来。

强化党建引领 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强化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着力优化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次结构。五联村现任村“两委”干部7名,大专及以上学历7名,平均年龄从51.8岁降低到38.8岁,其中5人通过“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提升了学历,班子活力全面增强。

中新镇五联村党群服务中心

  同时,该村健全完善村干部分片责任制,坚持“123”原则,即每名村干部每周至少开展1次驻点联系群众活动,每个片区由2名干部负责,每名干部至少结对帮扶3户困难家庭,走访了解群众和企业所想所思,及时回应村民关切的建房、人居环境、就业、矛盾调解等热点问题。

中新镇五联村“两委”干部开会

  完善网格化管理,成立30个网格党支部和30个网格党小组,每个网格由3-5名党员负责走访联系群众,并将党员责任岗、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星级评定纳入到网格管理之中,切实将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化解和处置在网格,切实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推动新建赵屋炮楼公园项目过程中,党员社干部带头主动拆除房屋,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带动41户村民配合房屋拆除工作,最终顺利推进公园建设。

“两委”干部入户走访了解困难群众需求

  不断完善企业联系服务制度,发挥村党组织牵线搭桥作用。该村主动对接上级单位,协调镇职能部门、村民群众,有效化解企业增资扩产过程中的道路建设、临时用电等问题,推动项目高效落地建设,积极推动德权渔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如德权渔业从最初的1个养殖场发展到产值6000多万元,如今,德权渔业成功认定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德权渔业的加州鲈鱼苗入选为“粤字号”农业品牌。

发展特色产业 让乡村产业旺起来

  为加快推动“一村一品”发展,五联村扶持德权渔业、优农家庭农场、佳信园艺、紫宏园艺等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的发展,同时发展节约土地型生产,创新农作物套种结构和轮作结构,推广德权渔业科技养殖技术,推广优农家庭农场的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和生态观光旅游业,推广佳信园艺按季节轮作种植技术,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

园艺花卉种植基地

德权渔业养殖基地

“粤字号”品牌建设为引擎

  位于五联村的广东德权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培育的加州鲈鱼苗正式入选为2022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德权渔业是一家集水产苗种繁育、成鱼养殖、水产加工出口、水产防治于一体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主导产品为加州鲈鱼苗、高抗青龙鲫、太阳鱼、黄颡鱼等名特优淡水鱼。该企业现总养殖面积2000多亩,孵化车间2000平方,培育车间700方平。企业培育的加州鲈鱼苗是无病毒苗种,具有成活率高、抗病强、生长快等特点,比市场苗种经济效益高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该村依托该龙头企业的养殖技术,通过企业联农带农的模式带动五联村农户100余户、带动当地养殖面积超3000亩,将加州鲈鱼产业发展成五联村的特色产业链。如今,成鱼市场面向全国各地,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欧美、马拉西亚等国家,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喜爱。

加州鲈鱼

  此外,为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五联村除了扶持大型农业企业的发展,还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种业振兴行动,推介优新品种,推进丝苗米、七彩辣椒、睡莲、盆栽花等规模化种植,助农丰产增收,打造宜居宜业村。

强农富民兴村 让集体经济壮起来

  五联村地理位置优越且依山傍水,西有西福河流过,北有白洞水库,东有一片山丘,山水相连保持原生态,该村引进优农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集约五联村闲置土地约3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实验基地,以科技提升生产力,农场内以种植丝苗米和养殖瘦身鱼为主,同时发展蔬果采摘园、露营、美食农庄、民宿等项目。

  优农家庭农场在经营种养生产有自己独到的技术方法,农场坚持科技兴农的发展理念,先后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不仅为高校提供研学基地来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还为家庭农场带来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

  今年,五联村党总支与优农家庭农场党支部开展共建。双方以结对共建为契机,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模式,通过构建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农村党建工作格局,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机活力。村经联社计划以土地资源作价入股的形式,成立旅游咨询公司,发展产学游融合发展,打造形成乡村振兴特色农旅综合体产业。

  作为典型客家村落的五联村,承载着深厚的客家人文历史,村内坐落着各家祠堂为代表的历史建筑群和典型的客家屋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勤劳淳朴的村民在五联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正积极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以新型农业产业为主,发展高质量特色农业产业,努力让村民生活步步高、让产业旺起来。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黄婧琪,中新镇党建工作办 中新镇农业农村办  通讯员 黄雅玲  叶文娴

编辑:张远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