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盈产业园:工厂上楼,国内首家纺织印染产业综合体|高明产业调研⑮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制造业是高明经济发展的“根”与“魂”,坚持制造业当家是高明的立区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紧抓机场、高铁、码头、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体系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去年高质量迈入GDP千亿方阵的高明区,目前正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围绕“2+4+N”产业发展定位,全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建成若干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百亿企业方阵,构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实力和底气。

“2+4+N”即: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两个超千亿级的产业;健康食品、智能家居、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四个超五百亿的产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若干产业。

循着“2+4+N”产业发展定位,南方日报推出“洞见产业新气象,千亿高明再出发”高明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点此查看专题报道),以车间调研、样本分析、政企对话、学者访谈等形式,深入解读高明“坚持制造业当家,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新高明”的谋划和行动。敬请垂注。


走在佛山市高明区海天大道上,一片蓝白相间的厂房清爽又醒目。这里是国内首家纺织印染产业综合体——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下称“秋盈产业园”)。

走进其中,5栋现代化标准厂房矗立,楼栋外墙上银色管道向上生长,满足工厂上楼的需求。与传统的印染产业园区不一样的是,这里没有高耸的烟囱和刺鼻的污水,印染企业也由以往的平面分散布局变成工厂上楼垂直化集聚。

去年7月18日,总投资超10亿元的秋盈产业园正式投产,该产业园由佛山市高明盈夏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如今投产已一年,秋盈产业园已进驻11家印染企业,招商率达九成,通过集约用地、工厂上楼、集中供水供热、集中治污等模式,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也提升了亩均效益水平,更推动了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秋盈产业园总经办经理张照龙介绍,目前该园区年产值预计可达15亿元,若完全达产则年产值预计可达20-25亿元。

“只有被淘汰的企业,没有被淘汰的行业。”秋盈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汤露瑶表示,纺织服装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未来仍有发展前景。

不显示图说

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企业供图

工厂上楼,产业集聚发展塑优势

秋盈产业园占地104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厂房设计以纺织印染企业生产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为产业集聚量身定制生产空间,是集研发、织造、印染、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现代纺织基地。“每层厂房层高设计7.8米,每平方米可负重1.0吨-1.5吨,为印染设备的上楼安装、使用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张照龙说。

秋盈产业园可容纳12家日产能50吨纺织印染企业,目前已进驻11家企业。其中,大部分企业是从高明大成路片区搬迁而来。

现代化标准厂房外墙上银色管道向上生长,满足工厂上楼的需求。企业供图

纺织服装产业是高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高明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随着高明纺织服装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带来的痛点也逐步显现。沧江工业园(西安片区)内,大成路片区原有纺织印染企业大多建设年代早,生产和污染治理工艺设备老旧,且因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升级换代,企业治污及政府环境监管压力较大。

为破解高质量发展困境,高明开展全域低效产业用地综合整治。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一模式,高明关停搬迁大成路原有9家印染企业,将其整合进驻到秋盈产业园。

此举推动零散纺织印染企业集体搬迁“上楼”,实现产业空间立体扩容,腾出大成路片区950亩的优质城市更新空间,并连同高明区荷城街道西安片区原有5家印染企业实现传统产业聚集化发展。张照龙介绍:“现在我们占地104亩的空间集聚了11家企业,年产值预计可达15亿元,这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亩均效益水平。”

纺织印染企业进驻到秋盈产业园实现集约发展的同时,升级使用低浴比染色机等先进设备,结合余压余热回收和变频调节用电等手段减少水、电、热使用量,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也进一步提升。张照龙介绍,通过产业升级,整合进驻到秋盈产业园后,企业最高可节约电能436.43万千瓦时/年,节约蒸汽消耗11.0万吨/年,算上一笔企业生产经营的账,入驻企业可减少水、电、热等经济支出最高可达3722万元/年。

佛山市高明棉泰印染有限公司是大成路原有9家印染企业之一,去年5月进驻秋盈产业园,今年1月正式投产。该公司厂长李天运表示,秋盈产业园的集中供气、集中污水处理给了企业很大的帮助,“生产能耗水耗降低了,也不用担心污水处理,专心做好生产就行。”

高明棉泰印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南方+ 朱苏娇 摄

集中治污,打造绿色印染园区品牌

秋盈产业园内11家印染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通过地下管道统一输送至两三公里外的绿源水质净化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而后,工业废水经过隔油隔渣池、调节池、直滤池、污泥池等多道关口,或达标排放,或变成可回用的中水,输回秋盈产业园使用。

绿源水质净化中心由秋盈产业园配套投资建设而成,引入全国创新水处理技术,一天可系统处理3万吨工业废水,中水回用率70%。通过物化、生化法联合处理,绿源水质净化中心尾水排放达到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较严值,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最高削减80.3%、67.1%、64.3%,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

绿源水质净化中心。企业供图

纺织服装行业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提升治污水平,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道路,是推动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张照龙介绍,秋盈产业园可统一为园区企业供热、供水、集中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实现园区印染废水集中、高标准治理,形成纺织印染企业绿色循环之路。

工业废水经过绿源水质净化中心处理后变成清水。南方+ 朱苏娇 摄

绿源水质净化中心吸纳片区纺织印染企业生产废水,深化处理后中水会回用于片区纺织印染企业,可减少园区对新鲜自来水的需求。“算下来,一年可节省400万吨左右的自来水。”张照龙称,秋盈产业园计划再投入几千万元,加大对绿源水质净化中心的设备投入,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率。

秋盈产业园后续还将与大唐热电冷联产项目连通,大唐热电冷联产项目提供电力和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冷水、回用水等副产品可统一供给秋盈产业园用于企业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秋盈产业园内企业生产成本。

目前,秋盈产业园正逐步覆盖5G网络信号,计划打造成5G智慧园区,加快推动园区实现数字运营、智能管理,使园区管理服务高效便捷,助力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汤露瑶介绍:“我们正在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园区楼顶上已建设通讯运营商的5G信号塔。”

此外,秋盈产业园计划打造一个染料数据库,便于园内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染料配比,同时也便于园区污水处理工艺针对染料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未来发展,张照龙表示,秋盈产业园将致力于打造品牌效应,“让大家一想到纺织印染产业园区就想起秋盈产业园。”

【撰文】朱苏娇 文瑶

点击专题查看更多↓

洞见产业新气象 千亿高明再出发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