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漫长暑假
有什么地方比博物馆更适合旅游打卡?
今年以来,国内各大博物馆都迎来了入馆人数的新高峰。
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从4月28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就备受关注,早鸟票一早售空,高峰时段展厅门口摆放告示“门票售罄”。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多家博物馆参观人数达上限,呼吁观众错峰观展。
6月10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开幕,短短一周预约人数已经超过10万,其中80%以上为年轻观众,省内外游客的比例更高达一比一。
据携程、去哪儿等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到7月3日,暑期北京景区门票预定量环比上升2.6倍,比2019年增长4.5倍。
暑假以来,广州“热度”不减(点我了解更多),据广州地铁数据,广州塔站日均客流6.4万,相比6月4.3万的数字猛涨了将近一半。市内商圈、文旅景点迎来暑期消费观光热潮,天河路商圈人流量环比上升8%,省博物馆出现“预约爆满”现象。
放假逛博物馆
时下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
博物馆抢票虽难,但体现着如今年轻人旅游的新风向。作为旅游大部队的主力军,当下年轻人更崇尚去博物馆打卡,走文创旅游路线。
不少年轻人把暑假打卡的第一站选在了博物馆。在社交及工作学习之余,他们更渴求获得精神上的滋养。
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线上密切关注博物馆的动态,线下逛博物馆也在年轻人中渐成风尚。
此前,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89.72%的受访者去过博物馆,42.04%的受访者每年去1-2次博物馆。
夏日炎炎,6月30日中国天气网发了今年首个全国“热哭”预警地图,我国北方多地高温“超长待机”。
面对室外的高温暴击,均温26摄氏度的博物馆便成为了大家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除了空调吹出的冷气,博物馆还拥有众多的便民设施:超级快速的无线网络、充电宝、直饮水机、花式繁多的饮食空间、咖啡厅、自助贩卖机、休息区、宽敞干净的卫生间及母婴室,都已经是博物馆的“标配”了。
如此便捷又“物美价廉”的高质量场所,自然成为了大家夏日里的“避暑圣地”。
文博类影视节目的热播,也使得原本“曲高和寡”的博物馆走进了千万家庭视野之中。
从热播的《国家宝藏》《博物馆之城》《博物馆说》等,再到春晚中成为主角的天龙山佛首、《唐宫夜宴》。
这些精品节目使得博物馆的媒体曝光度不断提升,也引发了观众们的线下打卡狂潮。
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到广东省博物馆的今年加推的“南海I号”水下考古盲盒(升级版)、春游晚归图DIY灯笼等文物化身文创产品活了起来。
各大景区、博物馆推出的花式雪糕,样式各异的周边,都能让Z世代感受到了参与其中的乐趣。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的文创:陶塑系列杯垫
各大博物馆纷纷拥抱新媒体,开通社交媒体账号
文化节目的深度演绎,使得普罗大众内心深藏的精神文化需求被逐步唤醒。
文创产品及新媒体平台宣发的平民化趋势,使得博物馆逐渐淡去神秘的色彩,拥抱大众。
这也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场双向奔赴。
但在奔赴之前,观众需要进行网上预约。各博物馆纷纷合理控制参观人数以及根据自身情况提高运维能力。
例如故宫博物院提前7天预约,单日限额3万人次,湖南博物院提前7天预约,单日限额1.5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提前3天预约,单日限额1.2万人。
广东省博物馆从7月21日起,在暑期每周五开放“夜游”。该馆暑期周五延时开放日期分别为7月21日、7月28日、8月4日、8月11日、8月18日、8月25日,开放时间为9:00—20:30(19:30停止入场)。
广东省博物馆表示,每日门票数量有限,请根据自身安排通过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免费门票。最长可预约7天内门票(含当日);每张有效身份证件每天限定预约一次,每个账号每天最多实名预约5人。
文明观展更“潮流”
随着文博游热度的与日俱增,进入博物馆等文化历史类景点的文明规范,还需要“老生常谈”地作出提醒——文明观展很重要。
无论是博物馆中的文物,还是历史文化景区景点,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沉淀,是无价之宝,文明观展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自身文明素质的体现。我们一定要自觉遵守博物馆或景区景点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不乱动乱摸、不大声喧哗、不插队拥挤,特别还要遵守观展提示,不做违规之事。
让我们在文明观展中
感受文物古迹的魅力
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吧
编辑 | 青年君
来源丨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央视网、广东博物馆、青橙融媒
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
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