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斗门经济“半年报”出炉,增速持续领跑全市

南方+ 记者

7月21日,珠海市公布2023年上半年珠海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063.29亿元,同比增长5.1%。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珠海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轨道,多项指标与同向增长,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分区域看,珠海市斗门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47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领跑全市。

6.9%的GDP增速来之不易。通过上半年经济数据,洞察珠海区域经济纵深,看见高质量发展新平台奋力“冲线”的后劲。

增速持续领跑

根据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斗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47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分别较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9、1.8个百分点,凸显斗门在全市经济逐步企稳向好中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这一数据延续了斗门领跑全市的态势。

2022年,斗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27亿元,既是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也以4.5%的同比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斗门区再次以6.2%的增速夺魁,实现良好开局。

6.9%的GDP增速来之不易,要更好地理解这一增速,还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世界格局、更长的历史周期里——

改革开放后,珠海市斗门区从传统农业大县起步,凭借“三来一补”融入产业发展大潮,但与东部主城区相比,无论是经济增速、产业成色和发展质量,都有很多欠账要补。

问题是,欠账怎么补?关键是产业。

近些年来,珠海市斗门区聚焦产业园区,厚植发展载体,喊出了要打造珠江口西岸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区的构想。

如今,以富山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斗门生态农业园为载体,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3+1”产业,成为了斗门制造业“家底”的重要拼图。

制造业这份“家底”越做越厚,产业园区发展凸显高质量,是斗门增速领跑全市的关键。

主战场地位凸显

在厚植高质量发展载体的过程中,斗门不断地强身健体、发展壮大。

今年上半年,斗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35.93亿元,增长1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17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斗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跑出16.7%的增速,不仅位列全市第一,在全省范围来看也属难得。

从现代产业看,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9%和28.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23.2和11.4个百分点,工业新动能保持良好增长。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5.0%,中型企业增长58.7%,小微企业增长5.2%。

无论是从产业结构,还是规上工业产值占比看,斗门作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在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生产车间,智能工厂开足马力,机械手臂轮转挥舞。瞄准新能源新赛道,爱旭太阳能在珠海斗门布局的年产26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主要研发生产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5%的新一代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

今年3月,爱旭股份珠海基地首期6.5GW项目顺利投产,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接近26.5%,预计未来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将超过27%。

作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斗门连片成势的产业园区,拥有足够空间容纳多条技术路线竞争成长,让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产品和企业快速成长。

从产业化到规模化,从市场化到全球化,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力,珠海斗门迈向珠江口西岸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区的进程,正是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具体体现。

动力结构优化

如果从“三驾马车”的数据来看,斗门经济结构优化的信号进一步显现——

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斗门区工业投资增长29.2%,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0.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7.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1.3%。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固定资产投资向第二产业倾斜,意味着新动能的快速培育,有望在下半年或者更长周期的未来见效。

消费方面,上半年,斗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一季度提升5.2个百分点。随着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出台和暑期、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节点到来,消费有望进一步回稳。

与此同时,外贸进出口降幅也在持续收窄。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珠海斗门在新兴产业的赛道上爆发式发力,抓住新动能,抢占新机遇,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有望进一步强化。

结构的优化,预示着突破,暗含着转机。站在上半年6.9%的增速基础上,珠海斗门正进一步加强化吸聚高水平要素资源的势能,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日前,《斗门区坚持制造业当家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34措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锚定创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珠海斗门加快打造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文旅融合产业为特色、高端制造工业为反哺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大的增量空间。

【采写】南方+记者 林郁鸿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海报】刘梓欣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