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医药、邓氏正骨法……乳源新增5个县级非遗项目

南方+ 记者

近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5个项目上榜,分别是瑶族医药(乳源药浴疗法)、乳源邓氏正骨法、乳源瑶族打棕绳、斗笠编织技艺、侯安都卫国出征纪念(传统民俗),涵盖传统医药、民俗、传统技艺三大类别。至此,乳源非遗总量从21项增加至26项,并将有5项推荐申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医药(乳源药浴疗法)。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是建设广东省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一项重点工作。第九批县级非遗项目推荐申报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历经线索搜集、田野调查和正式申报3个主要阶段,以及初审、专家评审、公示、公布等法定程序。不同以往的是,本批次首次通过公开发动的形式,鼓励基层政府、社会团体、企业自主申报,首次出现非文化系统事业单位为申报单位的项目,体现了行业领域的专业性特点。

乳源瑶族打棕绳。

乳源瑶族打棕绳。

第九批非遗项目的公布,丰富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将瑶浴列入非遗,将对瑶药文化的传承和药浴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邓雄华

编辑 阙紫晴 王瑾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