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中国建行韶关市分行(下称“韶关建行”)获悉,是日上午11点多,一位巫姓阿婆独自一人神色匆匆来到浈江支行窗口,要求柜员办理转账业务。经该行工作人员识别并与公安部门联手成功“反诈”,避免了老人的经济损失。
据当天办理业务的柜员和大堂经理回忆,当时两人详细询问巫阿婆的转账用途,向其多次确认是否认识收款方。在交流过程中,巫婆婆一直神色迷离,随后打开微信聊天记录和通话记录展示给大堂经理,声称对方是网络律师,能帮自己追讨回前期被诈骗的两万元,当天到银行的目的是向这个网络律师汇去打官司的“诉讼费”。
当时,浈江支行大堂经理立即意识到巫阿婆可能遇到了诈骗,连忙安抚她,并提示:“阿婆,不要着急汇款。” 大堂经理回忆道,经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其更加坚信这是一起诈骗案件,并即刻联系营销主管一起劝阻巫阿婆。在再三劝阻无果后,大堂经理向巫阿婆要到了她儿子的联系方式,立即致电巫阿婆的儿子。在其家人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阻下,巫阿婆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停止转账,避免了4000元的经济损失。
据韶关建行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建设银行与公安部门建立警银联动机制,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常态化开展员工防诈反诈培训,面对年长、急于转账的客户,第一时间提高警惕、耐心询问,在发现客户听从他人指令操作银行账户的,迅速反应、及时劝阻,帮助客户止损。
韶关建行将继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反诈工作,常态化向市民进行反诈警示宣传,做好风险提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林志 刘漪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