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广东各地频繁出现这种动物!不要靠近,会变得不幸……

广东科普
+订阅

大雨过后

广东街头经常出现

一种个头很大的蜗牛

你们一定在马路上或草丛里见过

其他蜗牛的重点在蜗,这种蜗牛重点在牛

它叫做非洲大蜗牛

是不是很想抓一只

在手里把玩

甚至带回家当成晚餐?

可千万别这么干!

别看它们长得憨憨的

其实把它们叫成“毒王”

一点都不夸张

非洲大蜗牛都有些什么危害呢?

真的有这么可怕?

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什么蜗牛?

非洲大蜗牛(giant Africa snail)又名非洲巨蜗牛、露螺、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一般寿命5-6年,最长可达9年。

它们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蜗牛,最大的标本在完全伸展时从鼻子到尾巴的长度为39.3厘米,重量可达900克,跟一只小兔子差不多重量。

图片来源:好奇博士

它原产地为非洲东部,由于法国人喜欢吃蜗牛,曾经被大量引进到法国。如今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是我国首批公布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非洲大蜗牛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没有天敌。多种鸟类和青蛙都会吃本地的蜗牛,但是非洲大蜗牛的壳很坚硬,鸟类基本拿它没办法。

非洲大蜗牛中,褐云滑胚玛瑙螺的腹足边缘是灰黑色,无斑滑胚玛瑙螺的是棕白色,你见到的是哪一种?

图片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非洲大蜗牛有什么危害?

非洲大蜗牛在腐肉、腐果、丛林灌木,甚至各类生活垃圾中寻找食物,包括食用动物粪便,所以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细菌。

广州番禺一小区非洲大蜗牛爬满墙,图:广州日报

可诱发接触性皮炎

用手去触摸非洲大蜗牛,可能引起皮炎,让皮肤肿胀瘙痒,甚至长出水疱。

可导致嗜酸性脑膜炎

它还是各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其中最常见的是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终宿主主要是鼠类,1933年由我国学者陈心陶在广州发现

在广州,大蜗牛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概率为27.3%,感染后一只蜗牛体内平均有72条。

图片来源:深圳卫健委

这种寄生虫一旦吃进嘴里,就会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让人体持续不断地发热、头痛,最后导致嗜酸性脑膜炎。

如果及时发现,线虫引起的脑膜炎还能通过驱虫和抗炎治疗痊愈。一旦延误,严重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澳大利亚悉尼一个19岁的橄榄球队员,曾在聚会上生吞了蛞蝓,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四肢瘫痪,8年后因并发症去世。

危害农作物,什么都吃

非洲大蜗牛可危害超过500种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都逃不过它的“魔掌”。

非洲大蜗牛还是牙齿最多的动物,有2.5万颗牙齿,像锉刀一样磨碎食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以此补钙让自己的外壳更坚硬。

它们还有什么神奇的“技能”?

非洲大蜗牛之所以成为入侵物种,除了什么都吃,还有下面这几个“技能”:

繁殖速度快

非洲大蜗牛具有雌雄同体的特征,它们的繁衍能力更是惊人。每年,一只成年的非洲大蜗牛可以产下数百乃至上千个卵,远超过本土蜗牛的繁殖力。

孵化中的非洲大蜗牛卵。图片:Ken Walker / wikimedia

适应能力极强

当温度、湿度不适宜时,非洲大蜗牛会缩回壳里,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蜗牛在壳里可以使用“龟息大法”,缩个几年都不会死。

蜗牛偷吃猫粮

力大无穷,粘液加持

非洲大蜗牛可以拉动自己体重4-15倍的东西,科学家模仿蜗牛分泌的粘液,发明出了一种可逆的超级胶水。实验证明,这种胶水的强度惊人,只用两个邮票大小的粘性方块就可以承受一个普通成人的体重。

此外,这个粘液足以抵抗大部分利器攻击,非洲大蜗牛甚至可以靠它在刀刃上爬行而不受伤。

造成污染

它们还会危害到500多种植物、20多种农作物,粪便和粘液还会造成生物污染。

蜗牛爬行时可能会留下粘液,而粘液本身就携带着病原体,甚至它们的粪便中依旧存活着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

也就是说,非洲大蜗牛爬行过的蔬菜水果、毛巾、马桶圈,都可能带有残留病原体或寄生虫的粘液和粪便。

遇到了怎么处理?

在路上遇到了非洲大蜗牛,可以撒上一些食盐,非洲大蜗牛就会脱水而死。

如果不小心摸到了它们,牢记两点:其一,有条件的去医院消毒处理,没条件的赶快回家把手仔细洗干净。其二,一旦有发热头痛现象,马上去医院检查是否感染寄生虫。

另外记得,不要食用任何野生蜗牛和野生淡水虾蟹蛙。瓜果蔬菜一定要处理干净再吃,以防食物被非洲大蜗牛污染。

总之

大家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

不要靠近非洲大蜗牛

会变得不幸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