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531间游泳馆水质检测合格率91.9%,游泳池水质这样判断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00:41

荔湾区全民健身中心的游泳场所现场监督检查

烈日炎炎,游泳池成了广东居民们纳凉放松的好去处。广东各地游泳场馆的水质都达标了吗?普通市民如何直观判断水质是否合格?7月21日,南方+记者跟随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广州市及荔湾区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员来到位于荔湾区全民健身中心的西郊游泳场,探访泳池水质检测全过程。

大部分游泳场所水质合格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林矛介绍,按照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计划,今年全省将对5151间游泳场所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主要检测泳池水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和尿素等。截至7月20日,已完成1531间游泳场所水质检测,合格率为91.9%。

在广州市西郊游泳场的检查现场,监督员先是查看了其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服务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卫生检测报告等文件资料。

广州市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员正在进行水质抽检。

广州市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员正在进行水质抽检。

来到泳池边,监督员对浸脚池消毒剂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8.5mg/L,符合标准。广州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监督科副科长徐晓明介绍,为了杜绝将脚部的细菌、病菌带入游泳池,浸脚池消毒剂浓度会比游泳池的高,应保持在5—10mg/L,每4小时就要更换一次浸脚池水。

随后,监督员来到游泳池边,拿起透明检测瓶对水质进行取样化验检测。徐晓明说,一般会在水下约30厘米处取水样,检测设备可以快速对水中的游离性余氯、游泳池水浑浊度的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游离性余氯含量在0.3—1.0mg/L,pH值在7.0—7.8,即为合格。

泳池水检测结果为合格。

泳池水检测结果为合格。

“余氯含量是反映泳池消毒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过低起不到消毒效果,会造成细菌滋生;过高则会对皮肤、黏膜和呼吸道产生刺激,因此需要泳池运营方动态监测调整。”徐晓明说。

通过“看”和“闻”判断水质

夏季泳池人员密集,环境湿热,市民们在泳池里感染急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概率会增高。如何直观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可以通过‘看’和‘闻’来判断。”徐晓明说,透过水面去看水底泳道的情况是方法之一,看得越远,说明泳池的清澈程度越好;如果泳池水散发出刺激性气味,甚至呛人,则有可能是泳池投放的含氯消毒剂过量,“若出现皮肤、眼睛、鼻子不舒服,嗓子干哑等情况,要及时上水”。

小朋友在西郊游泳场玩水。

小朋友在西郊游泳场玩水。

如何选择合格的泳池?

林矛提醒,市民一定要选择持有卫生许可证,并且卫生状况良好的游泳场馆,水质清晰且无异常气味。同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入泳池前自觉地进行全身冲淋清洗和浸脚消毒;游泳后也要及时淋浴,适当使用眼药水,预防皮肤病、眼病的发生。有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中耳炎等疾病的患者和酗酒者要特别注意,禁止进入游泳馆游泳。

此外,市民们若发现游泳场所存在水质混浊、有异味等卫生问题,可向辖区12345市民热线或卫生监督机构投诉举报。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厉思璇 记者 陈伊纯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实习生 朱琦

【剪辑】周鑫宇

通讯员 肖冰

编辑 钟金秀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