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受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农业农村技术服务中心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振瑞研究员、甘薯研究室杨义伶博士,前往南沙万顷沙镇与当地政府及企业相关人员就“南沙一点红”甘薯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及座谈。
南沙素有种植甘薯的传统。“南沙一点红”是当地特色甘薯品种,因其品质好、薯肉颜色中间紫、外围淡黄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但因长期种植,近年品种出现退化现象,农户普遍反映,产量、品质下降,商品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产业的发展。
在田间调研与座谈后,科研人员了解到品种退化主要由引种植周期长、种苗繁育不规范、种植技术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所导致,已成为目前限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现有问题,黄振瑞从品种脱毒复壮、种苗的繁育、土壤的改良、种植技术的配套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意见及建议,提升“南沙一点红”的产量及品质,促进地方特色品种的发展,推动“南沙一点红”品牌效益。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南沙地区甘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科研人员表示将利用作物所甘薯团队的科技优势,为当地引入甘薯脱毒健康种苗,对“南沙一点红”地方品种进行脱毒复壮,同时引进近年团队新选育的优质甘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种源上支撑南沙甘薯产业的健康、多元化发展。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景业对省农科院甘薯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黄振瑞所提建议及方案高度认可,希望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能尽快落地南沙,为南沙甘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并希望通过甘薯产业的发展实现粮食安全及经济效益的双向保障与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杨义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