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廉江市城区各街道铆足干劲、各显其招,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罗州街道内,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褪下“旧装”穿上“新装”,常青志愿者走进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城南街道锦绣小区内,“锦绣议事亭”不仅是小区居民茶余饭后乘凉的凉亭,更是“红色物业”收集处理民情民意的“传声筒”;城北街道夜市经济“烟火气”浓厚,众鼎夜市共产党员户纷纷挂牌“亮相”,带头作出“文明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的承诺,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落实湛江市基层党建提质年“1+2+6”行动部署,廉江市深入实施“一街道一品牌”特色项目,推动各街道党工委打造出一批内容翔实、风格鲜明的党建品牌,纵深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营造“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罗州街道:党群合力焕发老旧小区新容颜
微醺的午后,清风徐徐,走进房管局小区宿舍楼,三五老人在树荫下摇着蒲扇聊着天,很是惬意。但很难想象,如今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景象与改造前地面坑洼泥泞、墙皮掉落、杂物乱放的“脏乱差”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仅用半年时间,房管局宿舍老旧小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罗州街道党工委以党建赋能探索“12345”模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生动缩影。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治理中的“民生大事”。位于廉江市中心老城区的罗州街道,辖区范围内有256个老旧小区,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老旧小区“华丽变身”,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罗州街道亟待推进的重点工作。
“在前期,我们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的基本情况及党员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在有条件的小区试点探索党建引领改造治理工作。”罗州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道。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创文办联合印发《廉江市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实施方案》的要求,罗州街道以房管局宿舍为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成立首个老旧小区党组织,让小区改造工程有了“主心骨”。“有了小区党支部,让我们这些老党员找到了归属感,业主也有了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房管局宿舍老党员黄志娟说道。目前,罗州街道党工委以党建赋能探索“12345”工作法,推动辖区范围内老旧小区建立“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管理模式,实现小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市委组织部统筹选派37名干部挂点担任小区派驻党建指导员,并安排16名副科级干部以及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公务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组组长,利用“平安夜访”“邻里夜话”、邻居理事会等联系群众机制,广泛收集业主反馈意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治理提质增效。“党建指导员”积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积极协调对接各方力量,通过财政补贴、主管单位出资、社区组织居民自筹以及社会捐赠等方式,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推动老旧小区的体育健身场地、电动车充电桩、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更新。“廉江市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宿舍经过改造后,还吸引了7户13人回迁入住,部分业主还在小区种上鲜花盆栽呢!”罗州街道东街社区党委书记招祥毅笑道。
现如今,经改造后的小区内部逐渐热闹起来,越来越有生机,“哇,妈妈,你看,小区墙上的漫画人物好可爱!”罗州街道常青志愿者与党员志愿者化身“粉刷匠”,拎上几桶油漆和各色浓缩色浆,配备上小铲子和工具刷,穿梭在老旧小区各处开展墙体彩绘志愿活动,一幅幅以和谐邻里、幸福社区为主题的墙体画令人赏心悦目。“新鲜出炉”的墙体画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纷纷感慨小区环境变得更好了,他们的心情也变美了。据悉,罗州街道已组建10支常青志愿者服务队,由310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等“五老”人员组成,定期开展“红马甲进老旧小区”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居民点单、社区接单、志愿者送单”的供需服务链条,有效拉近社区、物业以及业主之间关系,将老旧小区打造成“文明小区”“和谐小区”。
城南街道:“三联三共”打造“红色物业”新样板
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容提质,一大批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廉江市城南街道拔地而起,该街道辖区内有商住小区24个,外来人口超9万人。在居民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的当下,物业服务管理领域问题成为基层治理的短板,也是很多小区的“老大难”问题。为提升小区物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城南街道党工委以锦绣华景小区为试点,创新探索红色物业“三联三共”机制,将基层治理和服务的前沿阵地搬到小区里,着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湖畔讲堂”党声联讲共学。城南街道将课堂搬入小区里,打造“湖畔讲堂”理论宣讲品牌,定期由物业党支部收集居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健康知识、红色党史、家风传承等作为主讲内容,由党校教师、辖区民警、退休教师、道德模范、在职医生等人员担任讲师团成员,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场景演绎”“本土白话”等接地气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进学堂受教育。截至目前,“湖畔讲堂”宣讲累计开展8场,受益群众超2000余人。
“小区北门的临街商铺的空调冷凝水往路面无序排放,搞得周边路面经常湿漉漉,希望物业和社区能够尽快协调解决。”一接到锦绣华景小区居民“点单”,城南街道立即启动邻里议事机制,由“街道驻点领导+社区干部+物业党支部书记+小区业主代表”组成的议事团队利用“平安夜访”工作机制,齐聚在“锦绣议事亭”召开邻里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探讨解决问题,经过共同推进,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200余米空调排水管道安装,涉及商铺46家,“干烘烘”的小区路面得到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锦绣议事亭”民情联谈共管。锦绣华景物业党支部联合新越社区通过建立“一季度一碰头、一住栋一代表、一问题一跟踪”议事机制,搭建“群众点单—物业接单—多方议事—合力实施”小区自治平台,让小区业主能够在锦绣议事亭实现“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地方办”。
“你先别急,我现在马上过来。”接到小区业主致电反映楼上住户管道漏水造成自家卫生间墙面渗水问题时,进驻锦绣华景小区“和家工作室”队长陈聪马上联系物业管理人员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劝导当事人协商解决漏水和赔偿问题,顺利解决邻里纠纷。
“和家工作室”矛盾联解共治。这些外人眼里的“鸡毛蒜皮”,却是“和家工作室”成员眼中的正事。“和家工作室”建设工作室成员一般为离休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热心公益的业主,通过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小区要在“和家工作室”组建党小组,与社区党组织、小区物业党支部协同联动,累计调解家庭问题、邻里矛盾等各类业主纠纷114件,纠纷化解成功率98.28%,搭建起业主与小区共治的“连心桥”,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城北街道:党建赋能点亮经济新“夜”态
夜幕降临,烟火升腾。在城北众鼎夜市繁华的街道上,各色灯牌亮起,摊主们纷纷摆上摊位,迎接前来品尝美食的市民群众。党员钟德圳正在庄严地将“共产党员经营户”牌匾挂在摊位最显眼的位置。“既然挂上了‘共产党员经营户’牌匾,我们就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到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文明经营,为廉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拥有12年党龄的钟德圳在夜市经营中凭借优质的服务,在市民和游客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夜市不仅体现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更是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刻度与窗口。城北街道党工委以众鼎星光夜市为试点,打造众鼎综合商圈,探索党建引领夜市经济新业态,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落实“一街道一品牌”党建项目的具体抓手。
“城北街道集中为9名‘共产党员经营户’授牌,永兴社区还与13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经营户代表签订文明诚信经营承诺书,下一步我们将成立众鼎综合商圈党委,依托社区‘大党委’机制,组建‘夜市党员志愿队’,为夜市运营提供文明劝导、市容管理、交通疏导等服务,力求打造更人性化、有秩序的夜市环境。”城北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针对夜市人流量大、存在治安管理隐患风险的问题,城北街道联合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力量,设立夜市治安岗亭,组建夜市治安巡逻队,深入开展“防风险、防隐患、防事故”基础工作,构建夜市一体化治理模式,为夜市经济装上“安全阀”。“最近夜市生意很不错,每天经营到很晚,但不管多晚打烊,总能在不远处看到执勤的警察和警车!”烧烤店老板陈先生一边收拾摊位,一边满意地说道。
利用夜间经济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为创新理论学习载体,打造党员群众身边更加“接地气”的学习阵地,在市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城北街道党工委将“党建书吧”搬入咖啡屋,指导两新组织九州玥党支部打造“初心咖啡屋”,深受广大年轻党员所喜爱,成为年轻人新的“网红打卡点”。“这里的环境舒适,文化氛围感浓厚,一杯咖啡,一本书,让我可以享受到惬意的悠闲时光。”慕名而来的党员群众对带有红色基因的“初心咖啡屋”赞不绝口。
“我们积极探索‘党建+文化+休闲’模式,党建书吧收录了理论类、党史类、图册类等书籍,可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阅读需求,还通过制作‘党味咖啡’宣传弘扬党史文化,同时为周边的企业楼宇以及机关单位提供党建交流、读书互动、创业教育、青年联谊的场所,党员群众可以在闲暇时刻品咖啡、学党史、闻书香、悟思想,让‘初心咖啡屋’成为多样化、便民化的交流驿站。”九州玥党支部负责人说道。
党建搭台,品牌唱戏,亮招比武。下一步,廉江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一街道一品牌”特色项目,持续激发党建品牌的潜能与活力,营造干事创业浓郁氛围,用心擘画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撰文】宣俊宇 李华梅 唐莉雅 许筱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