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超火的三伏天“晒背”,你晒了吗?

广州番禺发布
+订阅

明天就进入中伏

俗话说

“三伏晒对背,健康一整年”

随着三伏天来到

网上刮起“晒背风”

有网友认为三伏晒背能祛湿排寒、减肥

改善手脚冰冷怕冷的体质

是“不要钱的天灸”

也有网友担心

顶着广州毒辣的太阳晒背会中暑、晒伤

三伏天晒背对人体有好处吗?

晒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伏天“晒背”火了

网友晒出花式“晒背”图

三伏天晒背的话题在近日登上热搜,各大社交平台都能见到网友晒出五花八门的露背照。他们大多数人或坐或躺在地上,将头部和脸部用帽子或衣物遮住,仅将后背裸露出来,在阳光下暴晒,少数人则穿着薄衣服、小背心小心翼翼晒背。他们晒背着装各异,有的穿着游泳衣、露背装,有的脱去上衣或掀开衣服,还有的直接将旧衣服后面剪出大窟窿来晒。

有的网友称每年都会在三伏天晒背,感觉晒背后,“夏天更耐热,冬天更耐寒,脸色气色好多了!”

“刚晒完脸白里透红”。有的网友建议体寒湿气重的女孩都去晒背,“我只晒了两次,去办公室不披厚外套也不觉得冷”。

还有网友称,三伏天坚持晒背“10天掉了8斤”,她的经验是在早上8点到9点选择半小时晒背,同时在饮食上控制,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提高代谢加速消耗脂肪,早上吃玉米等碳水化合物、中午吃高蛋白减脂餐、晚上啃黄瓜或者吃低糖水果,“三伏天能加速燃脂,这时候搭配饮食就可以把代谢再提高一个台阶”。

晒背真能养生?

网友们提到的“三伏天晒背”

主要是为了养阳

最佳体验时间在

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

这样做是为了让体内的

伏邪排出体外

不仅能驱寒保暖

还能缓解抑郁、改善体质、改善肤色

晒背真的有效吗?

有网友表示

确实看到效果

也有网友劝告大家“不要再盲目晒背啦”,晒背给她带来“血泪教训”,自己下午4点开始晒背,为了防止晒伤,打了伞、穿着短袖长裤,结果十分钟后,浑身过敏,胳膊长红包,腿上是密密麻麻的红点,连背对太阳的脖子都晒出红印,怀疑被紫外线晒伤。

医生提醒:

晒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一段时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则,认为冬季寒冷的环境容易使某些疾病加重或复发,夏季气温较高,可以利用夏季的阳气和温暖的环境,通过运动、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等方式,增强身体的阳气和免疫力,起到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中医科郑艳华副主任中医师介绍,不少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虚寒体质、寒湿内盛以及经常腹泻、手足寒凉怕冷的人群,适当试试晒背或有助缓解

三伏天晒背究竟该怎么晒?

郑艳华提醒,

晒背养生保健,

还是有不少讲究的,

不能盲目跟风。

0什么时间、晒多久合适?

郑艳华建议,可以选择早上7-9点,或者下午3点以后,成年人每次日晒时间以20分钟到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每次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20分钟;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晒太阳以达到微微汗出即可,不可晒到大汗淋漓,精神烦躁。初次晒太阳时间可以短些,若感觉舒服,可以适当稍微延长时间,或分多次进行。

0晒背有哪些注意事项?

郑艳华提醒,晒背时不可空腹,头、面、眼部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太阳镜,晒时候最好穿一件浅色薄衫,晒前晒后要适量喝水,补充体液消耗。可准备常温酸梅汤、绿豆汤、淡盐水,同时携带温水及防暑降温药品以应急。晒完背后最好先在荫凉处,避强风冷风,如果出汗多,要等汗停了再进入空调房。

0以下这些人不适合晒背

紫外线过敏者,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人群,孕妇等人群不太适合晒背。另外,年龄较大者也应慎重,最好在家人陪同下,注意好各种细节,避免引起不适。

0吃过这些食物、药物应做足防晒

服食或接触过藜菜(灰菜)或其他有光感性的植物后也应避免日晒,常见的感光性食物有无花果、菠菜、莴苣、荞麦、小白菜、芥菜、苋菜、马齿苋等。

服用过易发生光毒反应的药物,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5日之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光毒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沙星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此外,四环素类、磺胺类等也有过光毒反应的报道。因此,建议服药之前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说明书中注明该药可致光毒反应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出门前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戴墨镜、穿长裤及长袖,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