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00后”大学生返乡当“牧羊人”

河源日报
+订阅

早上7时,伴随着鸟叫虫鸣,简显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给羊喂豆渣、打疫苗、处理伤口……一系列工作下来,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两年我都是这样度过的,已经习惯了。”简显权说。

简显权出生于2000年,是一名出生在惠州的紫金人,他在紫金县紫城镇龙潭村养羊,这是他父亲原来生活的地方。2021年,他在大学实习期间回到龙潭村开始创业。从湾区城市到紫金乡村,他在创业过程中体验了艰辛和不易,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奋勇向前和无所畏惧。

简显权给羊处理伤口 邓宇权 摄

初出茅庐:他有一股攀登劲

“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四根柱子,后来才慢慢盖起了房子。”简显权说的是龙潭村一个叫石头坝的地方。这两年,他都住在那里。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记者看到了他说的房子,一处前面没有人家、后面是羊圈的地方。

简显权毕业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读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原来我想报畜牧学相关专业,但是我爸不同意,他希望我学教育或医学相关专业。相持之下,在外工作的表哥建议我学习这个专业。”简显权说,看到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宣传和报道后,觉得在乡村肯定有大发展,决定从事畜牧业。

简显权的父亲简铁城是龙潭村人,1996年去了惠州,后来在惠州开始发展养鱼、养猪、种果树等。简铁城表示,做农业不容易,要肯吃苦,当初不让他学习畜牧相关专业,就是不想让他从事这个行业,家里人也觉得他没有毅力。

刚开始放羊时,简显权没有经验,每天跟着羊群后面跑,十分辛苦。“有一次一只羊跑到了两座山中间,我想把它带回来,但是那条路只有巴掌宽,我就扶着树枝走,结果树枝断了,我就滑了下去,幸好有藤条,但也摔得满身伤。还有一次为了救小羊差点滑下山崖。”简显权说。

“我第一次见到他,看他赤着脚、浑身是泥,还以为是辍学在家的学生,没想到他坚持了两年,这两年,我每次回来都能见到他。”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谢友义说。通过两年的交流,谢友义还以简显权的故事创作了《从湾区到山区——石头坝的牧羊人》,里面详细讲述了简显权作为新时代青年展现出的新面貌。

潜心钻研:他有一股刻苦劲

养羊不容易,最怕是得病。最初,简显权养了200多只羊,有一次,他的羊得了羊痘病,并陆续出现死亡的情况,他便请教父亲和附近兽医。学到治疗方法后,虽然最终成功治愈,但也损失了100多只羊。

至此,他深知创业的不容易。因为兽医知识相当贫乏,简显权便在空闲时间自学,提前给羊做防疫。“给羊涂药,是防止病毒扩散的办法,一旦发现萎靡不振的羊,就要逐一涂药。”简显权说。

他还对羊群得病的各方面原因做了梳理,记录羊只患病的初期症状,用什么样的药物可以见效,怎样观察羊群的患病特征。简显权把自己的记录叫作“羊经”,“羊经”对于今后养羊有借鉴作用。

简显权给羊喂豆渣

简显权的刻苦钻研不仅让自己受益,也帮助了邻里。在龙窝镇养羊的温叔遇到了羊生病却没有好的方法治疗,便求助简显权,简显权以自己的经验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当时还觉得他那么年轻,办法不一定行,但试了一下,没想到就治好了,现在我的羊群有什么问题都会和他交流。”温叔说。

有一回,简显权还接生了30多只羊羔,从凌晨2点多一直忙碌到早上。“有空的时候,我也会在手机上学习一些养羊知识,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简显权说,以前跟着羊群跑太辛苦了,现在给领头羊安装了定位器,还买了无人机来放养,现在羊群有300多只羊,养起来轻松了许多。

筑梦未来:他有一股拼搏劲

“第一次获得回报是卖出了23只羊,当时卖了12.8万元。”简显权说,其实当时这些羊有更高的价值,但想着是“第一桶金”,又是卖给附近的村民,就给了一个便宜的价钱。

在简显权的养羊基地,记者看到了被围栏围住的羊群,里面有大小不一的围栏。简显权给自己的山羊起名叫“努尔”。“努尔”山羊是利比亚的努比亚山羊和非洲波尔山羊杂交品种,这个名字是简显权与他父亲共同想出来的,从努比亚山羊和波尔山羊中各取一字,既表明“努尔”是由努比亚山羊与波尔山羊的杂交而来,也蕴含着努力向前的意思。

努比亚山羊的主要优点是肉质细嫩、体格高大、不会有太大的膻味,缺点是产肉量不高;波尔山羊的优点是肉质细嫩、产肉量高,缺点是体格相对短小,他们杂交出来的“努尔”山羊正是取长补短的优良品种,既有努比亚山羊的体格,也有波尔山羊的产肉量,肉质也更加嫩滑、鲜美。

对于未来,简铁城希望儿子创办企业,养殖规模至少要发展到1000只,而这也是简显权的目标之一。随着‘努尔’不断被消费者认可,我也将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简显权说,养羊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羊粪,如果随意堆置不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想把羊粪利用起来变成肥料,再用于周边林地的种植,形成一个“生态循环链”。

记者手记:唯有热爱,才会发光

“这是我的种羊,这是我的母羊,这只有6月大了,这只上个月被狗咬了,瘦了60多斤……”采访中,简显权对自己的羊只如数家珍。

简显权熟练地给羊只打针和处理伤口,并讲述了很多关于和羊相处的故事,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或啼笑皆非。

唯有热爱才会发光。记者采访时,恰遇台风“泰利”来袭,迎着暴雨坐车到龙潭村的石头坝,颠簸且泥泞的道路不时让汽车“打滑”,而旁边是看不见底的山崖,每一次车辆滑动都让人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但简显权十分淡定,他表示已经习惯了。可以想象,像这样或者比这样还难的场面,他可能已经经历了很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两年的时间很短,但两年的时间也很长,成就事业仍需更久的耐力和坚持,相信他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好。


记者:王亚娇 田红秀 邓宇权

特约记者:黄从高 甘建楼

编辑:黄永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