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以“深化法律规则衔接,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孵化站揭牌仪式上,南沙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法治创新实践案例”。
此次成功入选的十个优秀法治创新案例,涵盖了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等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同时涉及深化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更高层面的法治建设领域。
据悉,本次案例评审活动得到了市委依法治市办、高校知名法学专家、律师等各领域专家的支持,公众评议环节更是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共收到群众投票6万余票。
本次开展的南沙区首届年度“十大法治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是南沙区全面总结推广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是南沙推进法治建设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下一步,南沙将不断深化创新实践案例的实施成效,切实发挥创新实践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推出更多为民办事法治项目、打造法治建设创新亮点,释放法治红利,努力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具有南沙特色的法治品牌,进一步提高法治建设实践水平和效果,奋力推进南沙法治建设整体工作高水平发展,为深入推进实施《南沙方案》,推动南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点赞南沙区2022年度“十大法治创新实践案例”(可多选) 全球溯源中心全国首创“声明公证、依约履责”机制—南沙区政研室 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庭前事实清理规程—南沙区人民法院 “港湾联动”打造劳动争议仲裁区域合作新模式—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打造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南沙区司法局 率先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创新海洋公益诉讼机制用心守护蓝色海湾—南沙区人民检察院 税收不确定事项报告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 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跨境商标侵权案—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平安家庭智慧治理项目—南沙区妇女联合会 线上新媒体精准普法—东涌镇 提交
案例一:全球溯源中心全国首创“声明公证、依约履责”机制
创新亮点:
一是构建“自主声明,自愿公证”溯源机制,全国首创数据公证制度,提供“以法治数”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二是搭建“线上声明,线上出证”线上系统,全国首创声明线上公证系统,搭建全球公证服务体系,为共建方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公证法律服务。三是创设“多方联动,失实追责”维权制度,全国首创消费者、监管部门、公证法律机构联动维权机制,建立起全球溯源中心“失信惩戒,违法必究”的维权制度。
案例二: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庭前事实清理规程
创新亮点:
一是借鉴港澳诉讼规则,推进诉讼规则衔接。提升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审理质效,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二是在法律关系比较复杂的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中,为当事人能快速、高效参与诉讼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引,减轻诉累。三是引导当事人审慎对待证据提交,及时高效化解纠纷。通过加强指引释明,推动当事人依法行使权利,及时提交相应证据,避免出现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交证据或故意做虚假陈述妨碍民事诉讼的情况,促进司法资源优化配置。
案例三:“港湾联动”打造劳动争议仲裁区域合作新模式
创新亮点:
一是拓展仲裁领域合作共享边界,提升劳动争议仲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能力,聚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共同签署区域合作协议,有效解决跨区域劳动争议难点问题,助力跨区域劳动争议治理走向一体化、标准化、法治化、便利化。三是联合开展合作交流,加强调处规则互鉴、仲裁员资源调剂、案件审理互通、硬件设施共享、宣传交流互动等合作,不断提高仲裁公信力。
案例四:打造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创新亮点:
一是建成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累计兑现近800万元,全市首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已成长为广州市规模最大的粤港澳联营所,被省律协纳入省涉外律师事务所库,入选省“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联盟合作机构。二是形成门类齐全的法治生态圈。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对落户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落户支持。设立粤港澳法律事务专家库,发布首批支持南沙发展的15个专业方向220个法律服务产品。三是形成法治领域多个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南沙样本”。
案例五:率先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
创新亮点:
一是推动商事制度审批理念及审批模式的深刻转变,最大程度尊重企业登记注册自主权。二是有效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与审批服务效能,实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智能化”办理的“无人审批”新模式。三是坚持放管并重,建设上线南沙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企业信用监管“全区一张网”。
案例六:创新海洋公益诉讼机制用心守护蓝色海湾
创新亮点:
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并持续深化“海洋公益诉讼南沙模式”,以“一站式取证、一揽子评估、一体化运行、一键式修复”的四个“一”筑牢模式基础,全力护航自贸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二是建立全国首个海洋公益诉讼联合实验室,并设立“海洋公益诉讼联合室工作站”。三是与前海、横琴检察机关就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建立九大工作机制,探索跨区域共同发展的海洋检察公益诉讼环境保护规则。
案例七:税收不确定事项报告制度
创新亮点:
一是营造依法治税的大氛围。针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未明确事项的提出制度性的管理方案,有效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营造依法治税的大氛围。二是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为纳税人提供税收确定性服务,解决自贸区市场主体,特别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可能遇到的税收政策不确定性问题,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三是促进税收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帮助税务机关及时发现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明确之处,有利于以问题为导向促进税收法制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案例八: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跨境商标侵权案
创新亮点:
一是开创内地与香港不同法律体系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的先例,打通了市场监管部门—广州海关—中国海关广东分署—香港海关的沟通渠道,是粤港两地知识产权保护联动协作的一次成功探索。二是开启粤港两地不同法律体系下证据互认的先河,本案从如何完善补强证据和法理两个层面,对香港海关查获的侵权商品数量及货值金额等关键违法事实进行了认定,形成了对香港行政部门调查所得证据进行审查、补强及认定基本规则,填补了粤港两地行政机关调查协作和证据互认机制的空白。
案例九:平安家庭智慧治理项目
创新亮点:
创新性地将“平安家庭”建设纳入南沙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内容,开展“平安家庭智慧治理”项目试点工作,实现“平安家庭”建设全过程数字化记录,全流程信息化查办,将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家庭这个“最小单元”,通过智慧融网、科技赋能、制度创新的方式切实提升了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时效,为建设平安家庭创新技术手段,做到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化解,延伸妇联维权工作触角,构建综合性家事调解服务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以家庭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安家庭智慧治理南沙模式。
案例十:线上新媒体精准普法
创新亮点:
打造东涌水乡法治文化品牌。一是创新“互联网+普法”模式,通过开展线上新媒体精准普法,突破了传统宣传媒体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加便捷、更多元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将“法治信仰蓬勃生长的力量”更生动地展现在老百姓面前,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与满意率;二是立足于群众普法需求,让普法更贴合群众生产生活,重点在民法典宣传、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上下功夫,多方面满足群众不同学法“口味”,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学法的热情,为群众持续送上丰富的“法治大餐”;三是通过指尖学法,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教育效果,将法治宣传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熏陶,增强法治素养。
【撰文】余妍玲
【摄影】梁文祥 刘伟
【通讯员】舒霞 杨爱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